第86章 初賽(第1/2 頁)
用雞肉做菜,這考題完全難不倒寧溪和榮大全,寧溪隨手拈來兩個菜譜,就足以使他們在比賽中脫穎而出。
果然在比賽當日,其他的廚師所做無非就是蒸、炒、燉三樣,並沒有太多的技巧,比的就純粹是廚藝和當時評委的心情了,不過有個叫做韓向飛的本地廚師做的一道茶香雞,倒是讓寧溪眼前一亮。
這道茶香雞是用茶葉、姜蔥滷料將雞的腹腔填滿,先滷再煮,然後用炒香的茶葉、蔗碎和紅糖鋪在荷葉之上,將雞包裹起來,最後經過煙燻製成茶香雞,這道菜雖然寧溪並沒有親口品嚐,但從評委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味道一定不錯。
另外還有一個叫做尤珍孃的女子,做的一道汽鍋雞,也讓人歎為觀止。
說起汽鍋,寧溪並不陌生,可是在這個時代,尤珍娘這一盅足足燉了兩個多時辰的汽鍋雞送上來,評委們都著實地吃了一驚。
原本他們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燉雞,沒想到這形似砂鍋的蓋子一開啟,中央還有一個圓圓的突起,突起是空心的,直通底部。
尤珍娘介紹,這汽鍋雞做的時候,鍋內並不放水,把整雞剁成一寸見方的小塊,洗淨血水,碼放在汽鍋裡,調味只用薑片和鹽,鍋內的雞湯全靠從汽嘴裡進來的水蒸氣,溶出滿滿的雞鮮味,原汁原味,滋味鮮妙非常。
就因為這份巧妙的心思,寧溪也可以斷定,她這次肯定能夠得到好成績。
至於寧溪自己,她準備做的是白切雞。
事實上白切雞這道菜並不討巧,白切雞雖然皮爽肉滑,清淡鮮美,但正因為其的原汁原味,也可能會讓人認為有些寡淡,甚至連用具巧妙的汽鍋雞也比不上。
不過寧溪藝高人膽大,她自然是不懼這些問題的。
做白切雞,最重要的是要使雞皮爽滑,而讓雞皮爽滑的關鍵就是冷熱交替,煮雞的時候不能用大火煮,而是要用微微冒著幾個小泡的所謂蝦眼水。
做的時候先提著雞脖子,把雞放入熱水中迅速燙一下,馬上提起來,接著又再重複上一個動作,反覆幾次,先把雞皮燙熟,雞皮均勻收縮,待會煮的時候就不會把雞皮煮裂開。
煮雞的過程中要數次把雞提出水面,倒出雞腔內的水,然後再放回鍋裡,以保持雞腔內外的溫度一致,這樣才能熟得均勻。最後,立刻把拿出熱水的雞放進加了冰塊的冷開水中,迅速冷卻,從而達到皮爽肉滑的效果。
白切雞與汽鍋雞不同之處在於,汽鍋雞是將雞肉之中的精華全部溶於湯中,雞湯滋味鮮美,而白切雞卻是將雞之精華美味全部鎖定在雞皮內,再配上風味獨特的蘸料,讓人回味無窮。
白切雞一重選雞,二重煮雞,三重配味,做白切雞以三黃雞為佳,寧溪今日選的是一隻肉嫩而厚、骨小而軟,沒有下過蛋的小母雞。而且在蘸料的調配上也頗下了一番功夫,一共調了好幾種味道的蘸料,有最普通的姜蔥味、還有沙姜味、蔥油味、蒜泥味和香菜味,以配合不同評委的口味。
這一盤端上來的白切雞,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比起前面的燉雞湯和蒸雞,光從賣相上便加了分,雞肉入口,雞皮的爽滑首先就讓人驚豔,再加上能包容百味的原味雞肉,每蘸一種不同的蘸料吃都能給人一種不同的驚喜,評委們連連點頭,不約而同給
打了高分。
至於榮大全,他做的是一道太白醉雞,早在五日之前,拿到題目的時候,他就挑好了要用的雞,每天都用浸泡過紹興花雕的苞米來餵養,這雞吃了五天,濃郁的酒香味早已完全滲透進入雞肉裡。
做出來的醉雞酒香撲鼻、肥、鮮醇,爽口不膩。
最後挑選出八名進入複賽的廚師中,寧溪、榮大全、韓向飛和尤珍娘,已佔其四,另外的四名廚師,他們所做的菜色分別為香菇蒸雞、香辣炒雞肉、清燉雞湯還有土豆燜雞。
從今日這個比賽可以看出,寧溪往日對這個世界的美食,瞭解還是太少了,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都掌握了各種肉菜的做法,看來她以後也不能光憑著掌握許多肉菜菜譜的優勢橫掃這個世界了。
複賽的人選出來之後,題目也很快宣佈了,這次要做的是羊肉。
比賽官方提供的羊肉是產自封開地區的蓮都山羊。蓮都山是當地的一片乳峰一樣的石山,連綿數里,成巒疊翠,蓮都山羊整日便在那山石陡坡之間跳躍追逐,蹄子像鎬,嘴巴像鉗,雙角像鏟,乃是羊中健兒。
這種羊肉,肉質厚實,甘香美味,不騷不羶,可謂是羊中之寶。
當然羊肉的價格也不便宜,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