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之久。商湯禱雨,亦在此地。一個桑林,竟有兩個聖主禱雨的故事,亦可謂先後輝映了。閒話不提。
且說夏禹在桑林禱雨之後,即便動身,二月中旬到了泰山。
覲過東方諸侯,都是循例之事,無甚可紀。從泰山下來,徑向南行,到了雲夢大澤之旁、大江之濱,舍車登舟,揚帆前進。
忽然船身顛簸欹側,舟人不解,叫水手入水一看,原來有兩條黃龍夾住了船,正揹著走呢。舟中人聽見這個訊息,都嚇得魂不附體,頓時五神無主。只有夏禹是經慣的,神色不變,笑笑說道:“吾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是我的性,死是我的命。龍有什麼力量?它來做什麼呢?我看到這兩龍,老實說,不過如兩條蝘蜒罷了。”說完之後,但覺船身平穩如常,想來那兩條龍已俯首低尾而逝了。眾人益佩夏禹的盛德能夠勝過妖物。
五月,到了南嶽。朝覲禮畢,遂到蒼梧之野去省視帝舜的陵墓,低迴俯仰,不勝感慨。剛才回車,忽見市上簇擁著一大堆人,夏禹不知何事,忙飭左右前去探問。左右回來報告道:“那邊正在殺一個有罪之人呢。”夏禹聽了,心中老大不忍,即忙下車,步行過去,直入人從之中,撫著那罪人之背,問道:“你為什麼要犯到這種死罪呢?”那罪人知道是夏禹,以為天子憐恤他,親來撫問,一定有赦免之希望了,便仰面求赦。夏禹又問道:“你究竟犯的什麼罪?”那人遲疑一會,說道:“是打死人了。”這時典刑之官亦立在旁邊,夏禹便問證據確鑿嗎,那典刑官道:“確鑿之至,一無疑義。”夏禹道:“那麼無可有免!”即立著看犯人斬首。
()免費TXT小說下載
斬首之後,夏禹看著那屍首不禁紛紛淚下。左右之人問道:“這罪人證據確鑿,罪應該死,我王又可惜他做什麼?”夏禹道:“民之犯法,不是由於失養,就是由於失教。教養兩項的權柄操之於君主,犯法是犯人的罪;失教失養、而使他們至於犯法是那個之罪呢?古人所謂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指此而言。寡人聽見古人說,天下有道,民不離幸;天下無道,罪及善人。堯舜之民,人人能以堯舜之心為心,所以犯法者絕少。
現在寡人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所以犯法的人多。今朝這個人的斬首雖則咎由自取,然而推原其始,未必不是寡人害他的,所以不能不傷感他、矜恤他了!”這時四面百姓聽了,無不感誦夏禹仁德。
前 頁封 面後 頁
第一百五十八回 作城郭大會諸侯 鑄九鼎海神來朝
第一百五十九回 禹讓天下於奇子 分散藏書於各處
且說夏禹自在蒼梧下車泣罪之後,轉身北上,漸近西嶽。
這時適值秋收之際,四野黃雲,年歌大有。夏禹見了,非常快樂。一日,到了一處,瞥見水邊樹下有一個人坐在磯頭釣魚,頭戴箬笠,手執魚竿,黑髮修目,氣象深灑。樹旁站著一隻黃犢。夏禹覺得他有點古怪,一路暗想。車子已經過去,夏禹仍舊叫停止,下車步行,想到水邊去和那人談談。哪知回到水邊,那釣魚人已不知去向。夏禹不勝悵悵,只得上車再行。
過了一會,左右報告:伊國候來迎接。原來此地在伊水之旁,是伊國的境界。夏禹與伊侯相見,尋常慰謝寒喧的話說畢,便問他境內有無隱逸的賢人。伊侯道:“有一個名叫奇子,才德兼優,惜乎是巢、許一流人物,不肯出仕的。”夏禹忙問他的相貌、年齡和職業,據伊侯所說,確像剛才所見的那個釣魚人。夏禹益發欽慕,便想去訪他。伊侯道:“他住在南門外山下,正式去訪他,他一定不肯見的。如我王果要見他,只有改易服式,出其不意的前去,或者可以見到。”夏禹答應,立刻改換衣服,伊侯也改換了,屏去從人,君臣兩個徑向南門而來。
到得山下,只見一帶樹林裡面隱隱露出幾間茅屋,伊侯道:“從這裡右邊過去第三間,就是他的住所。”兩人剛轉過林,只見一人騎犢肩竿,手中提著魚籃,剛剛到他門口。伊侯一看,正是奇子,忙指與夏禹。夏禹一看,正是剛才所見之人,不禁大喜。原來奇子剛才釣魚之後,騎犢向他處購物,從別路而歸,故此恰恰與伊侯、夏禹同到。迴轉頭來,看了伊侯、夏禹,便想逃避。伊侯是他素來見過的,夏禹是從前治水之時到此地,亦認識面貌。現在看見他們微服而來,料想一定是又要拉他出去做官,因此便想逃避。
伊侯忙上前扯住道:“聖天子特地下顧,先生如再隱遁,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一面說,一面介紹與夏禹。夏禹先上前施禮道:“久仰大名,特來造訪,尚乞勿拒為幸。”奇子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