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3/4 頁)
下留了一個泉眼,是來往商隊歇腳的地方。而那座不大的小山與山旁的神殿廢墟,正是遮擋烈日的休息處,雖然並不是很舒服,但也總比沒有強。
那雕著神文的石柱成了人們拴馬系駱駝的樁子,牲口的糞便落在雕花的臺階殘跡上,人們坐在沙子上,靠著倒臥的阿蒙神像休息,而那座倒下的巨大神像正好可以遮擋陽光。
這座神殿曾經屹立了數百年,而從它被廢棄到今天,也已經有五十年。神像倒臥沙丘、崩落的碎石被騾馬踐踏、神殿廢墟成為來往商隊歇腳的臨時營地,說明這裡的民眾已經不再信奉這位神靈,將他所有的光輝與神聖完全遺忘。
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會讓阿蒙神殿變成如今樣子?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將分割了大帝國,分別建立了馬其頓、西亞、埃居三個國家。亞歷山大的部將托勒密戴上了法老的王冠,在埃居建立了托勒密王朝,是這三個王國中延續時間最久的。
就在亞歷山大死後不久,馬其頓帝國西北部,有另一個國度漸漸崛起,名字叫馬羅共和國。這裡在希頓各城邦民眾的眼裡,原本是一片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可是在神靈的指引下,有不少賢者來到這裡。馬羅人繼承了希頓人的文明與知識,是學習者與效仿者。
馬羅共和國的各項制度,大體上沿襲原希頓各城邦,他們原本就是從屬於希頓聯盟的部族,漸漸強大之後建立了獨立的國家。他們信奉的也是奧林匹斯諸神,由於語言的不同,宙斯在這裡稱呼為朱庇特、赫拉被稱為朱諾,而那位被阿蒙打入輪迴的阿芙洛狄忒,在這裡被稱為維納斯。
馬羅共和國伴隨著希頓文明的傳播,馬其頓帝國的擴張、天樞大陸各地文明的融合而崛起。當時亞歷山大正領兵西征,主要精力都放在波茲以及天竺戰場,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的馬羅共和國正在悄然壯大。
直至兩百年前,馬其頓王國被馬羅共和國所滅。
而一百年前,馬羅共和國又出現了一位雄材大略的統治者,首席大祭司、首席大法官、終身獨裁官、各軍團總指揮,他的名字叫凱撒。凱撒從一位行省總督、軍團長起家,與國內另外兩大勢力的巨頭結盟,成為馬羅共和國的執政官,並最終大權獨攬。
凱撒掌權之後,馬羅共和國不僅吞併了整個希頓半島,而且還向西北開闢了更龐大的疆域。凱撒又率領大軍東進,基本佔據了原波茲大帝國的領土,並追擊敵人南下一直來到埃居。
當時的埃居正處於王位之爭的內亂中,女王克麗奧佩特拉潛入凱撒所在的亞歷山大城,命人用一條毛毯將自己裹住、送進了凱撒休息的房間……成了凱撒的情人。
凱撒幫助克麗奧佩特拉擊敗政敵,成為統治整個埃居的女王,而埃居也成了馬羅共和國的屬國。至此,凱撒的功業已超過了亞歷山大,馬羅共和國的疆域已經完全超過原馬其頓帝國,甚至向西、向北延伸的更為廣袤。
信奉阿蒙神的埃居,成了這片大陸上最後一個僅存的王國。
可惜克麗奧佩特拉女王並沒有將埃居的國運挽留更久,沒過幾年,凱撒在馬羅城元老院中遇刺,克麗奧佩特拉又成為凱撒的部將安東尼的情人,並宣佈自己與凱撒所生的孩子為“阿蒙之子”、埃居王國的繼承人。
自亞歷山大開始,歷史上有很多人自稱阿蒙之子,而最後這一位“阿蒙之子”,竟是克麗奧佩特拉女王與凱撒之子。
但好景不長,安東尼被凱撒的養子屋大維擊敗自盡,克麗奧佩特拉也被馬羅大軍所俘。這位女王企圖故伎重演、繼續誘惑屋大維,卻未能如願。屋大維要把克麗奧佩特拉做為戰俘帶回馬羅,並遊街示眾,這位女王聞訊後也自盡了。
延續近三百年的埃居托勒密王朝終於覆滅,馬羅共和國吞併了埃居使之成為疆域中的行省。屋大維廢除共和制稱帝,帝號奧古斯都,馬羅共和國成為馬羅大帝國,這件事發在五十年前。
亞歷山大建立的馬其頓帝國徹底煙消雲散,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與沙礫中,天樞大陸上出現的是一個空前絕後的馬羅大帝國。馬羅人在各行省推行他們的統治與信仰,信奉奧林匹斯諸神。
原埃居各地的阿蒙神殿終於廢棄,城邦中的神殿早已被盡數拆毀,而沙漠商道旁的這座阿蒙神殿,在五十年後已成為這樣一片廢墟。
331、阿羅訶之子
宙斯當年在畢達哥拉斯莊園中曾親口問過阿蒙:“奧林匹斯神系擴張之時,會吞併你的神域、摧毀你的神殿,世人對阿蒙神的崇拜將不復存在,你願意承受這樣的後果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