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永遠吃癟的趙敏(第1/3 頁)
這話不可謂不毒,趙敏周圍的侍從都要連聲呵斥,好在趙敏多年跟江湖人士打交道,知道他們之中多有桀驁之士,現在平靜下來,反倒是不那麼生氣了,只道:“你又不是俞凌波那賤人,本郡主與她不共戴天,既然知道沒有內力是必輸之局,何不順應天命投效朝廷,說來自張弘範到劉秉忠乃至劉伯溫,我大元的漢人官員難道少了。”
常劍波自然不知道師妹幹了何等好事,也不肯失了氣勢。凜然道:“你欺負我是小娃娃嗎?你們用些漢人,先不說都是漢奸。其原因也不過是因為漢地幅員遼闊,蒙古人色目人終究是少,無法管理。可喪命在你們刀槍之下的無辜漢兒沒有幾萬人,其實何止是漢人,我武當佃戶裡有戶姓田的人家,本是燕雲人士,娶了蒙古婆娘,你們卻把良民化成奴戶,搶奪他的祖業追殺他們夫妻的時候可是半點沒留手,最後竟然還是我們武當收留了他,所謂胡虜無百年國運,說的正是你們這些不仁不義之輩。”
原來蒙古對於華夏文明的破壞體現在方方面面,就如同開歷史的倒車恢復了一定奴隸制度。別說漢人,就是一些貧苦的蒙古人也大為受害,不然各地義軍也不會這樣風起雲湧。
趙敏終於變了臉色,道:“我也不跟你這階下囚逞口舌之快,不過你們武當原本和峨嵋一樣不肯比武,如何改了主意,倒是不由得我多問一句!”
常劍波盎然道:“利劍在國士之手,那可以保境安民,若在宵小之手,卻會害人性命。我們原本這樣想,所以才不肯讓太師父他老人家的一生心血為虎作倀,可是大師伯昨日想通,你這般逼著六大派弟子與她的手下比劍,砍了不少武林中人的手指。豈不知武學之道乃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之事,原本習慣了用五根手指拿劍的人若是突然少了一兩根手指,武功非大打折扣不可。當時畫虎不成反類犬,卻不是我們中原武林丟人。”
原來滅絕師太寧可絕世自殺也不許峨嵋弟子與趙敏比武的訊息傳到武當派的牢房,宋遠橋等俱是微微一嘆。光明頂上,滅絕師太對武當派恩將仇報,又有紀曉芙的醜事在前,武當派對峨嵋派並無多少好感。可此時聽聞滅絕師太這般硬氣,身陷囹圄也不墜宗室尊嚴,他們又大有物傷其類之感。於是宋遠橋和俞蓮舟也商量好了絕不比武。
這一世趙敏雖然沒有對張無忌移情作用而格外厚待武當,但王保保身為佩服武當山下的陣法,不許過分傷害武當山中人,所以趙敏一時也無法。只能趁王保保前去迎接父親提出了武當第三代中的常劍波,武當被擒拿時他反抗厲害受傷不輕,因此大家都很擔心他倔強受苦,不料宋遠橋卻忽然道:“劍波侄兒,倘若那位郡主要你與她屬下比武,你便使出一身所學與他們較量一番!”
這話聽得常劍波等第三代武當弟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俞蓮舟卻看師兄神色安詳自在,略一思索,大喜道:“師兄,恭喜您悟了。”
看眾子侄依舊不解,微笑道:“你們太師父武功天下第一,無可爭議。可他的師父,也就是我們太師父覺遠大師武功卻是平平,只是內力過人。當年人人爭奪九陰真經,可王重陽真人不練,卻也獨步武林。到了如今,卻是少林與我武當的武學並肩稱雄,可見這天下間的武學典籍,原就沒有哪一套是至高無上的,若是隻練招式,那更是捨本求末,何苦為這一些毫末犧牲身體,劍波去吧。”
原來武當門下,宋遠橋和俞蓮舟已經學盡張三丰平生所學,武學修為可謂當時一流,但張三丰的武功得以問鼎巔峰接近天道,宋遠橋等三人仍只是江湖中一流高手遠未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他們師兄弟中,武功最高的原本是俞蓮舟,因他在學習之餘不忘創新,而宋遠橋十餘年來代替年事已高時常閉關的師父處理雜物,漸漸分心,已經被師弟拉開一截。他雖兄弟情深,心裡也常常鬱悶,只是不好和別人說。這次經歷大禍,這次因失陷萬安寺失了內力,竟使他因禍得福突破藩籬,悟透天下武學本無高下之分。這份感受俞蓮舟也隱隱有,但如今被師兄說出,簡直如當頭棒喝一般,彷彿一層蟬翼捅破了。此後二人武學精進,留下武功福澤後世,就不必多說了。
常劍波雖然不能如師父、師伯一般體會,但也多少聽懂一點,不妨礙來氣一氣這個韃子郡主。
屋外楊逍等聽了,都大感驚奇,他本想那趙敏顯是內力不足,情知難以速成,是以想盡學諸家門派之所長,俾成一代高手,這條路子原亦可行,招數練到極精之時,大可補功力之不足。不料宋遠橋竟然看的這樣遠,對武當的敬重又多了一層。張無忌更是佩服這位接觸不多的師兄鎮定自若。
不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