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是這一片綠色都分不清什麼是草,什麼是莊家了。”
那農人看著康熙,憨厚一笑道:“老伯你們都是富貴人家的吧?”
康熙呵呵一笑:“你如何就看出來了?”
農人道:“我雖然是個農村鄉下人,但是我們鄉下人又鄉下人的樣子。你們三位雖然衣服穿的很普通,但也比我們莊稼人好不少了,這不說,我這底是種的韭菜,而你們都不認得,只能說,你們平日必然是富貴在家,凡事都是有丫鬟婆子伺候的,所以才不知道。”
黛玉雖看過市面上賣的韭菜,不過卻還是對這地上種的韭菜很好奇:“那位大叔,我在廚房中也是看過韭菜的,可就是覺得你這韭菜好像特別的不一樣。”
“呵呵。”農人笑了起來:“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你們看見你們廚房的韭菜都是整理過的,去了不好的葉子,有洗刷乾淨了,自然跟我們地中的韭菜看起來有點不同了。”說著農人掐了根韭菜遞過來:“不信你看看,如今可是一樣了。”
黛玉拿過來,然後只看了,笑道:“看來我真是井底之蛙,今兒方看到了這真正種出來的韭菜呢,只是我看這裡似乎都是韭菜,你在除草,如何分的清。”
“分的清,分的清。”農人笑道:“正經的我們自小在田地中長大,自然就分的清,草根多須,正經莊稼物根鬚很集中,所以很容易分清楚。”說著就彎腰拔了一根草給黛玉:“看看,你比較一下不就出來了。”
黛玉比較了一下,然後點頭道:“果然呢,若不是大叔說了,我都不知道原來草和韭菜差那麼多。”然後又輕輕笑道:“不過也只有大叔能這般的火眼金睛,要我,只看這一片的綠色,就分不清什麼是草和韭菜。”
“習慣成自然。”那農人笑了笑道。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巧遇廷玉(二更)
康熙聽了這農人的談吐不似一般的莊稼人,因此道:“這位小哥,聽你談吐也不似莊稼人啊。”一個莊稼人也不會又這般的見識和談吐了。
那農人哈哈一笑:“我如今跟天生莊稼人也沒什麼兩樣的,不瞞老伯,為我家祖上也是教書的,只是俗話說得好啊,百無一用是書生,因此到了我祖父那一代,就索性務農,至少這田地是自己的,如今有沒叫賦稅,如此一來,一家人倒也能混個溫飽,而閒暇之餘自然就看些書,十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好了。”
康熙聽了來了興趣:“小哥這話說的倒是實在。還沒請教小哥尊姓大名。”
那農人笑了笑道:“不敢當,小姓張,草字廷玉。”
“張廷玉。”康熙點了點頭:“這個名字好,出眾,如此一來應當顯得你是個讀書人了呢,不過我有一件事不是很明白,著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為何你卻反其道而行。”
張廷玉笑起來:“這秀才進士滿天下,沒有農人耕種養活他們,他們光靠讀書能飽了肚子嗎?”
康熙聽了這話,先是一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好好,說的太好了,可見這人還是要會照顧自己,如今如我們這般的人,只怕連莊稼都不認識,如此看來,我們大半都成廢人了。”
張廷玉又笑道:“這位大叔,你這話也差了,其實,李白有句話說的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既然老伯您這樣的人來了,自然有您的作用,當然閒暇時候當這農活是個消遣也是好的,只是不得當了正事。”
康熙聽了只點頭:“說的好,說的好啊。”又看著張廷玉道:“聽你出口成章,既然如此,你如何就不去參加會試呢,反而在這裡種地。何不當這種地是個消遣呢。”
張廷玉聽了呵呵一笑,然後神情有點落寞:“老伯,這些事情說來就話長了,這樣吧,看這天氣也熱了,著會也不適合幹活了,走,老伯,去我家坐坐。”
康熙點了點頭:“好,走,去坐坐,湊巧我這老腿似乎也軟了。”說著哈哈笑著和那張廷玉一起走了進去。
當黛玉知道這人是張廷玉的時候,腦子就浮現了有關他的資料,依歷史記載,這張廷玉應該是康熙三十九年中舉,其父張英也為康熙時候的一代名臣,只是為何如今都已經到了這九龍奪嫡的時刻了,著張廷玉卻還在這裡默默耕耘,難道自己的介入,真的改了些許歷史了嗎。
想到這裡,黛玉微微皺眉,心中竟然有一絲的陰霾,總覺得這背後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引導這一切,黛玉此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在清朝,若不是自己身邊還有康熙和胤禛,她真的以為自己進入的是另外一個時空。
胤禛見黛玉一路默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