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貓狗(第2/2 頁)
就跑了三圈。
看著每一次呼氣都能帶出白霧她小姑娘真覺得有點稀罕呢。畢竟她已經將近一年沒有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了,在北迴歸線附近拍戲都快讓她以為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冬天了。
跑著跑著,她遇到了站在道旁輕聲交談的兩個男人,一個是編劇魏愈,一個是那位姓沈的先生。
看見池遲跑過來,他們兩個停下了說話一齊笑著看她。
“池小姐,天冷,還是早點回去休息吧,今天也是辛苦你了。”在公事之外,魏愈顯然和那位沈先生頗為相熟,知道他平素寡言的性格,第一時間開口跟池遲客套。
“這裡的景色太好,忍不住就多看了幾遍。”
女孩兒笑容燦爛,指了指路邊的燈:“小貓小狗的樣子都很可愛啊。”
一些簡筆畫繪製的貓貓狗狗或坐或趴或跑在那些燈罩上,灰色的貓白色的狗每個都十分生動。
男人們都隨著她的手指往燈上看了一眼,魏愈只覺得池遲雖然名氣大,顯然還是個單純孩子,沈先生的笑容就更真切了幾分,他低聲說:
“那些都是我孩子們畫的,貓是我妹妹養的,狗……它的兒子跟著我的孩子們一起去了滬市,您要是在這多留幾天就能看見它們了,還有我妻子。圖上的那隻狗年紀大了,它在我爺爺的臥室裡有個窩,天冷了不太出來。”
貓貓、狗狗,哥哥、妹妹,爺爺、孫輩……短短几句話,已經能勾勒出一個幸福的大家庭。
池遲暢想了一下,已經覺得畫面極美。
是一種各有所樂、各有所得的美好。
“我還真想多留幾天,可惜……”女孩兒遺憾地攤手,轉移了話題為了讓自己別為即將告別的美食傷感,“真的特別喜歡吃您今天包的餃子,我真沒吃過更好吃的餃子了。”
“家常做法而已。”沈先生淺笑著搖搖頭,明明已經中年,笑容中竟然還有點靦腆。
魏愈聽見“家常”這兩個字不覺失笑。
“你們沈家的家常已經很驚人了好麼……還‘而已’,一個素餃子能賣幾百塊錢的沈大廚,咱就別磕磣別人了行麼。”
吐槽完了,他還轉頭去跟池遲解釋:
“他們家是幾輩子的大廚,整個海城,整個省……甚至整個北方……對廚師這個行當知道得多點的,都知道這家人做飯有多好……他為人低調一點,還經營著小館子賣餃子,那次有一幫外國的美食評審團來吃了幾個餃子之後回去寫了篇文章,說咱們國家的人沒有經濟頭腦,幾百塊錢一口的美味居然二三十塊錢一大盤,我的天啊,那幾天他們家店門口那條路都要被老外給佔了……他妹妹……那更是一等一的人物……”
魏愈的哥哥是個當地著名的老饕,受他的影響,魏愈自己對廚藝圈兒裡的傳奇也都有幾分瞭解,正是因為對這方面有興趣,他才接受了《鳳廚》的編劇工作。
他在娓娓道來這一家子的傳奇,池遲認真地聽著,沈先生在旁邊沉默,只有魏愈誇他妹妹的時候,他才自然而然地露出了格外欣喜的樣子。
“《鳳廚》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沈老爺子早年聽來的一段往事,說是一個人的傳奇,不如說是以廚藝為代表的國粹傳奇,還有那個酒樓……全是傳奇。”
正是因為對那種傳奇性頗為神往,魏愈才把整個電影的側重點放在陳鳳廚個人的事業發展上,他希望這個電影能表現出那些人們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的東西,那需要美麗又高階的鏡頭語言也就是拍攝中的大筆花銷,所以他才不希望這個電影流於“為了看明星”進影院的媚俗,把投資主要用於請大明星。
同樣,他對感情戲的設定,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進電影院。
他和方十一兩個人不過是出發點不同,希望這個電影能拍好的心是一樣的。
看著魏愈神采飛揚談傳統廚藝的樣子,池遲在心裡有了結論。
看著兩個電影人交流得熱火朝天,沈先生心裡也有了一個結論。
妹妹的眼光真是一如既往地好。
第二天,池遲坐上飛機在陳方的陪伴下飛往京城,心裡充滿了對《鳳廚》的期待。
絕對是因為兩個編劇的用心讓她鬥志滿滿!絕對不是因為她聽說《鳳廚》劇組每頓飯都被很厲害的大廚承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