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1月19日,滿旗八旗軍搖旗吶喊,毀柵而來,明軍死守陣地,奮力拼殺。八旗兵傷亡極重。明軍犧牲也不少。總兵官雖然有的被俘,有的陣亡,但永定門還是被明軍控制著。 。。
袁崇煥:(4)
廣渠山之戰,則是由袁崇煥督師、祖大壽總官迎戰。1月3日,當德勝門激戰的同時,皇太極派多爾袞、多鐸、豪格、阿濟格、阿巴泰、莽古爾泰等貝勒,率領八旗精銳數萬人,命恩格德爾、莽果爾岱等親領蒙鐵騎數萬人,嚮明軍在廣渠山的守軍撲來。先是,袁崇煥命祖大壽在廣渠山之南,王承胤在北,自率九千騎兵在西,形成三角鼎立之勢,依險設伏,嚴陣以待。八旗兵的前鋒部隊先向南直攻祖大壽陣地,祖大壽率軍奮力抵抗,使敵軍前鋒受挫。敵軍向北直攻王承胤軍,也未能奏效。接著,向西衝殺袁崇煥陣地,袁崇煥身先士卒,衝在陣前,與敵軍搏鬥,馬頸相交,奮不顧身。阿濟格貝勒受箭傷,所乘之馬創死;阿巴泰貝勒中伏受挫。八旗兵潰敗混亂,明軍乘勝追殺,一直追至運河邊,八旗兵“精騎兵冰陷,所傷千餘”,終於潰不成軍,狼狽遁去。京師軍民在袁崇煥的指揮下,粉碎了敵人的進攻,取得了廣渠門的大捷。
廣渠門、德勝門和永定門之戰,八旗兵不能越池所破,反而棄馬丟屍,潰不成軍。尤其在廣渠門外,遭到袁崇煥等明朝將士的沉重打擊,損失更加慘重;時明廷“勤王之兵,先後王者二十萬”;皇太極勞師遠犯,久暴兵旅,地凍天寒,糧草匱乏,所以八旗兵久攻北京不下,只好飽掠京畿,退兵出關。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更充分體現袁崇煥忠貞報國之心,堅毅的民族氣節,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三)
北京保衛戰勝利了,袁崇煥立下了殊勳,卻遭到閹黨的誣陷和皇太極的反間計,1月13日,崇禎帝下詔將其入獄。
原來當袁崇煥在關外與後金軍議和為緩兵之計的時候,朝廷中已有人對他進行攻擊。後金軍一攻入關內,打擊袁崇煥的人又散佈袁崇煥勾結後金來威助朝廷求和的謠言,崇禎帝聽了大起疑心。當袁崇煥提出讓部下將士入城休息的要求時,就被拒絕。皇太極探知這一訊息,甚喜。
剛好,後金軍在攻京城時捕到明廷二名太監。他派兩個將官在囚禁兩個太監的地方假裝說:“今日退兵,及皇上密計。適間見皇上走向敵陣,對方有二個相見,談了好長一陣子,恐是袁督師有密約。看來大事成矣!”這席話故意說給二個太監聽,看守也故意放鬆監視,一個姓楊的太監乘機逃回京城內,馬上向崇禎皇帝告發他所聽到的秘密。崇禎帝一聽之下,與過去所疑的事一印證,認為確有其事,就在十二月初一日把袁崇煥逮捕入獄。
袁崇煥的被捕,使他的部將十分恐懼。大將祖大壽和何可剛帶了部隊離開北京,逃出了山海關。袁崇煥的部隊是抵抗後金軍的主力,只有這支軍隊曾經屢次打敗過清軍,也只有袁崇煥這支軍隊享有極高的威信。崇禎皇帝沒有辦法,只好令袁崇煥在監獄裡寫了一封親筆信,叫祖大壽等要以忠義為重,聽從朝廷命令,不可輕舉妄動。因為怕引起兵變事件。當祖大壽接到袁崇煥的獄中親筆信時,全軍都痛哭起來。祖大壽的老母已經八十多歲了,當時跟兒子在一起,問起了大家哭的原因,就對大家說:“督師現在還沒死,何不殺敵立功,再向皇上要求保住督師的命?”將士們認為很對,當天就回師入關。他們奮勇作戰,先後收復了永平、遵化一帶地方。到崇禎三年(1630年)6月,孫承宗所指揮的部隊收復了關內四城,把後金全軍逐出關外。
袁崇煥:(5)
1630年8月16日,袁崇煥終於在陰謀誣造的“擅殺大將,勾引敵方來脅迫朝廷求和,謀叛欺君”的罪名下被殺害了。他慘遭封建時代殘酷的磔(zhe哲)刑,被分裂肢體而死。他的妻子和兄弟受到株連,被流放到三千里外的邊遠省份。
袁崇煥蒙冤慘死,充分暴露出明末政治的極端*和黑暗。統治階級中那些最卑鄙無恥最腐化的官僚,結黨營私,為了謀求他們這個罪惡集團的私利和權力,竟然不顧國家的安危,竭力破壞袁崇煥的抗戰事業,直把他誣害致死。明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崇禎帝,面臨王朝統治癒來愈不穩定的形勢,先是讓袁崇煥擔當復遼的重任,而一旦有人毀謗袁崇煥勾引敵方求和時,又頓生疑心,經不起皇太極的反間計,親手作出了殺害袁崇煥的決定。
袁崇煥的冤死,也成為明王朝的統治危機進一步深化的一個標誌。此後,東北的防務大大削弱,後金軍幾次攻入關內,威脅北京。1644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