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形成的影響力,即由其道德品質、思想覺悟、能力素質等多方面因素所組成的,但其中處於主導地位的還是道德品質的方面。這種人格越是高尚,越是具有不可戰勝的力量,受到追捧與崇敬。中國哲人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西方哲人斯賓諾莎說:“德性是人的最人性化的狀態,是人的真正本性的實現”。可見,人格的要義上是道德韻味上的,即道德人格。作為人身上最為持久、最為穩定的東西,德性人格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內在規定性,它標誌著一個人在任何情境中都能表現出來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確定了人的自律道德主體地位,表明其具有履行道德義務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德性,“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人不同於禽獸,不只在於他能思維,更大程度上在於人的道德性。正是這種屬性使人身上的動物性與獸性劃清了界限。“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荀子&;#8226;王制》)禽獸既無外在規範的約束感,也無內在良知的自制力,它只受情慾與衝動的支配。惟有人,能夠依靠道德理性節制自己的慾望,把本能情感自覺地昇華為具有社會特性的道德情感。於是,人才會敬他人,知廉恥,講禮義。德性的人格力,就在於它能使人擺脫自然本能和感性衝動,依據理性肩負道德責任,服從道德法則的力量。正是人格之道德性向我們呈現了一種獨立於動物性和整個感性世界的生命,提升我們進入理性世界,超越自然屬性而成為人格的存在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蔭”。如果沒有德性的根基,人就處處為慾望所奴役,甚至人性就淪落為獸性,就談不上什麼人格。
德性昇華了人格的境界。一個人德富,便能知榮辱、辨善惡;重人格、講國格,才會有一種誘而不惑、崩而不動和壓而不垮的力量。一個人德高,就充滿了義無返顧的人格力量,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權力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不因富貴而驕矜,不因貧困而屈節”;“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康德把這種不為外物所動的精神狀態稱為“無情”;認為這才是德性的真正力量。確實;人最本質的東西是德性,正是德性使人從自然的存在走向精神的存在,提升了一個人精神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德性是人格尊嚴的根據,是道德主體的一種內在理性情感和榮譽感。作為一種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人類深切地認識到自己要有尊嚴。如果不能維持這個尊嚴,就要墮落為其他物質。而人格的尊嚴繫於德性,只有道德以及與道德相適應的人性才具有尊嚴。正是德性喚起敬重人格的理念,將人的崇高本性展現出來,即使身陷不幸也能保持正直,即使無人察覺也能保持誠實。這種尊嚴凸現於人們主動承擔責任的過程中,沒有責任感就沒有人格。人的人格性稟賦,在於他是一個能負責任的理性主體,而德性亦即人趨向於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信託。我們對人格的敬重情感源於對道德法則的尊重,是實踐理性施加於主體身上的情感結果。道德法則對意志的直接規定以及對這種規定的意識就是尊重,對道德法則無條件的敬重構成一切人格價值的首要條件。
人格魅力的精神屬性。人格魅力是屬於精神範疇的概念,具有相對獨立性。人格魅力的形成、發展和在社會交往、人際關係中發揮作用,不依賴於人身以外的任何物質條件,也與人體本身的容貌、身材、肢體健康等自然條件無關。一個人只要大腦是健康的、精神是正常的,都可以擁有良好的人格,不依賴於物質、容貌,可以獨立地存在。霍金是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家和宇宙論家。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在劍橋大學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並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剛過完21歲生日就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當時醫生斷言,他的身體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卻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成為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患有嚴重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