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以茶論道(第4/5 頁)
了半碗!
“哈”
喝完後,張三丰長長吐了一口氣:
“對,這就對了,慎遠小友,這茶叫什麼金桔檸檬茶?”
陳默:“正是。”
張三丰感慨道:
“最簡單的取名,但這味道檸檬本酸,味刺且衝,常人一口變臉,可這茶,有金桔和蜂蜜與酸味平衡,但酸甜本就共存,過猶不及,以茶代清水,以茶香來沖淡酸甜之味,使得酸、甜、清、香四味主次分明而融洽。”
說完,張三丰把剩下半碗,也給喝完了。
聽張三丰這麼一說,夏瑤歌立馬來了興趣:
“慎遠大師,您,不再給本宮倒點?”
茶壺本來就不大,這麼一倒,也就能剩點渣了。
張三丰卻不語,將自己手裡的茶給倒掉,問道:
“慎遠小友,可還有金桔、檸檬和蜂蜜?貧道想自己試試。”
陳默趕緊將東西拿了出來,隨後看向夏瑤歌。
夏瑤歌:“看著本宮幹什麼?本宮不泡,你泡。”
“給你慣的,老子是皇奉,需要伺候你?”
當然,這話陳默也就在心裡說說,面上也是連連點頭。
他自個兒都還沒喝上呢。
金桔檸檬茶的味道其實很簡單,但也因為簡單,所以純粹。
人最初的喜怒哀樂,其實都是純粹的。
吃一口糖會笑,摔一跤就哭,被人逗就怒,一上學就哀。
金桔檸檬茶算不得什麼高檔的飲品,但這簡單的味道,並不需要花任何心思去品,所嘗即為所有。
思考是好事,但有時候,什麼都不需要思考,才是自在。
本是互相品茗,結果鬧到最後,張三丰和夏瑤歌都逮著陳默的茶喝。
喝茶時,張三丰和陳默也聊了許多。
張三丰雖然年事已高,但與陳默聊天卻非常融洽。
或者說,張三丰的心性就如太極一般,與誰,都能融洽。
不過夏瑤歌是個攪局者。
她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湊到了陳默身邊,一句話都不說,時不時看看張三丰,時不時看看陳默。
偏偏夏瑤歌蒙面的絲巾不綁穩,陳默從側面看,夏瑤歌的輪廓那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不止是臉上的輪廓,身上這曲線
這哪兒是什麼長公主,分明就是個禍國殃民的妖精!
高僧收妖,理所當然!
三人就這麼一直坐到太陽懸掛於空。
陳默也瞭解到,張三丰只是最近一段時間來皇室做客,住在皇奉山。
而知道陳默前來之後,張三丰便想要見見陳默這位當世第一天驕。
與陳默幾番交流,張三丰也算看出來了,陳默的心性,對萬事萬物的理解,與常人完全不同,甚至與傳統的道、佛之說也有很大地區別。
這無疑給張三丰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兩人是越聊越起勁。
夏瑤歌聽得更起勁!
說句實在的,陳默說的有些言辭,那是她這麼多年從未有過的想法。
用燕三娘和幽若曾經有過的形容來說:
聽著不像是道理,但又好像有道理得很!
“茶這東西嘛,本來就不是天地自然所有的,茶怎麼來的?人摘下來再經過多道工序做出來的,所以,茶的高低貴賤,是人給的,不是自然給的!”
陳默喝了口金桔檸檬茶潤了潤嗓子,接著道:
“小僧就喜歡喝點酸酸甜甜的東西,簡單,直接,小僧舌頭不大靈光,品不出太多滋味,索性就不品了,喝就是了!”
張三丰讚歎:“慎遠小友之灑脫,當真是罕見,貧道悟出此番道理,已是七十歲了。”
陳默擺了擺手:
“誒,前輩莫要自嘲,所謂達者為先,七十歲悟,二十歲悟,是一樣的,您如今已經一百餘歲,七十歲得悟,那就比小僧早了三十年!哪怕小僧剛出生就悟到這些,在武道一途,小僧依舊遠不如您呀!”
陳默這完全就是在與張三丰互相交流感想。
說白了,陳默有前世的記憶,所以同齡人是比他要少走許多路的。
而張三丰完全不同,張三丰對於萬事萬物的理解,與陳默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不管陳默怎麼說,張三丰甚至都不需要思考,立馬就能理解,並且根據自己的想法,給出他自己的分析。
這就像是前世兩個入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