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部分(第3/4 頁)
義吧,不然上面有些人總是見不得的。”冷鋒笑笑道。
“冷長官,你還真說對了,上面有些人就是吃人飯,不幹人事。”李瑤介罵了一聲,他真的不太喜歡上面的一些人,但是他又無能力改變這一切。
“最多一個月,我會把一個師的蘇械裝備給你送過來。”冷鋒道。
他之所以花大力氣給第3師換裝,也不是完全做好人,有句話說得好,投入的越大,獲得的就越多,這就是一個前期的投資。
說實話,李瑤階是他比較欣賞的一名戰將,雖然也有他本身的缺點或者毛病,但是論才能,那在g軍中還是能排的上號的,這樣的人,不該是那個結局。
他太耿直了。
“好,那就一言為定。”
“瑤階學長吃飯了嗎,一起吃?”
“好。”李瑤階並沒有嫌棄,拿起一個窩頭就啃了起來,“我們北伐的時候,一天只吃兩頓,一頓稀的,一頓乾的,不照樣把北洋軍閥給幹翻了?”
“瑤階學長,今天我們面對的是日軍,他們的身體素質可比北洋軍閥的兵強多了。”
“說的也是,這日軍雖然也是小個子,可體格比我們強壯多了,四肢肌肉發達,爆發力和耐心都很強,這一點我們還真是差很多。”
“是啊,一頓飯才兩個窩窩頭,這不是大姑娘家,大小夥子的,這怎麼有力氣訓練,打仗呢?”
“糧食供應難呀,我們一路轉戰,軍糧都供應不足,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運輸,後方的糧食,運到前線,首先在路上就得吃掉一半兒,等到了士兵碗裡,估計又要少點兒,這後勤部門的傢伙們一個個都吃的肥腸滿腦,又一次我去糧站要糧食,明明倉庫裡有新鮮的大米,他們卻給我摻了沙子的陳米,當時我就火了,差點兒那個管軍糧的芝麻小官兒給斃了……”
“軍糧關係到前線部隊的戰鬥力,這種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現象實在是太可恨。”
“尤其是發國難財的那些糧商,真是坐地起價,要錢不要命。”
“軍糧的問題,我來協調解決,打擊非法投機的糧商,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糧食不僅關係軍隊的戰鬥力,也關係地方民生,發國難財的人,就可等同漢奸處理。”
“……”
冷鋒發現,他跟李瑤階還是有很多共同的語言的,兩人越談越投機,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李瑤階不同杜光亭,杜光亭還有那麼一些清高,李瑤階身上則沒有,他出生富裕家庭,但家中兄弟姐妹也多,他排行第四,他的出身只是為了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他的今天的一切,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奮鬥出來的。
因為冷鋒的命令,炊事班加班加點的做窩頭,還把第二天早上的早飯先拿出來發了,這才滿足了需要。
胡蘊山給冷鋒一行安排了住處,冷鋒沒有住,他這一路走過來,除了在曹州,跟羅雨豐他們說了一宿的話,他帶來的人都是住的自己攜帶的帳篷。
不給視察的地方增添麻煩,這是他出來之前就定下的規矩,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資補充之外,所有的都是自備的。
他不是出來旅遊的,同時也是為了鍛鍊手下這批年輕的預備軍官們,的學會課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冷鋒每天晚上還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給這些軍官們上課,其實也不叫上課,就是交流一下心得體會。
往往一個人看的有限,可這麼多人一起看,那看到的就多了,大家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有時候對冷鋒也有很大的啟發,他很喜歡這種相互學習的過程。
一個人,不管他做到什麼位置,都不能放棄學習,不學習就會被別人拋棄,被時代拋棄。
李瑤階,胡蘊山有機會被邀請參加了這個每天晚上的學習交流會。
這兩人真的是被震驚了。
他們當然知道冷鋒帶領一群什麼人來下來視察,但是沒想到冷鋒會用這種方式來訓練這些年輕的預備軍官們。
這種培養,就相當於兩千多年前那位先賢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差不多,言傳身教,師生之間的深厚的感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這個年輕人的“野心”不小呀!
看起來,軍中最近傳言什麼“榮軍系”並非空穴來風,恐怕黃埔系中,又有一個堪比“胡壽山”的人物出現了。
而且他還是一個黃埔九期的小字輩。(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悄悄的來,悄悄的走
李瑤階糾結了,該不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