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顧家首輔(一)(第1/2 頁)
徐紹禎驚奇的發現,自從小丫頭跟著顧卿白去遊湖以後,整個人變得文靜乖巧了許多。
往日她在徐府定然是閒不住的。深宅之中規矩猶多,更何況是他們這種百年望族,一舉一動代表的都是府上的門面和風度,所以也就格外的嚴格。
墨滄的性子,早在寧山書院他就一清二楚了。
淘氣頑劣,跟個孩子一般,雖是打磨了三年有所收斂,然而一顰一笑間仍是少女嬌俏,靈動可人。他見慣了錦妹那般大方得體的文靜閨秀,相處起來雖是舒服,可總歸是少了些生氣,墨滄這樣的性子,對他來說,有一種難得的珍貴。
所以,他也沒想拘著她,這才單獨的在府宅之中單獨給她佈置了一方院子。裡面花花草草、繩索鞦韆,都是他費盡心思照著她的喜好安排的。
往日他一進這間小院兒,見的最多的就是墨滄蹲在角落裡,不知又發現了什麼新鮮的蟲草一類,後頭拿著草籠的下人嚇得滿臉煞白。
徐府中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向來是怕他幾分的,唯獨她這院裡頭,下人們卻天天的盼著他來,只希望公子能趕緊解救了自己,誰知道滄小姐手上抓著的大黑蟲有沒有毒啊!
饒是他不去的時候,也有人硬著頭皮一臉欲哭無淚的戰戰兢兢來跟他“告狀”。
什麼滄小姐早上剛做了彈弓,老爺的畫眉鳥被她一顆石子打下來了;不然就是後院裡頭那株生了幾十年的小苗活不成了,滄小姐說長在它旁邊的那棵枯黃的草是什麼難得的藥草。
而現在,全然的變了。
徐紹禎往國子監去倒不是讀書,而是謹遵聖命,去給幾個皇子當伴讀。說是伴讀,他的身份擺在那兒,幾乎就是半個夫子,皇子們再是不學無術囂張跋扈,也不敢對皇帝的肱骨之臣不敬哪!
大冠王朝科舉入仕,而放眼整個金鑾殿,唯二的例外便是十歲上朝的顧家卿白和十二上朝的徐家二公子。
莫要以為他倆能上朝只是仗著祖上蔭庇,功勳世襲,這兩個人是有真才實幹在的。顧卿白十歲能議國事,直到現在他都年滿十八,還是整個上京城中頗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
當年寧國和朝國有一場戰事,本無冠朝什麼事兒,可是這寧國往上數了不知多少代,發現冠朝曾嫁公主來和親,這祖上是姻親,求援的措辭也就有了。
偏生這趟渾水,渾的明目張膽還理直氣壯,若是回絕,少不得要顯得冠朝小氣且國力弱小,可是參戰,顯而易見沒有什麼好處。
一時之間,舉朝上下,都是愁眉不展。
而向來以閒散首輔著稱的顧翰烜顧首輔發言了,仗是要打的,朝國狼子野心,若是攻下寧國,冠朝西北則岌岌可危,與其冒著在自家地界上打仗的奉獻,倒不如在叫旁人把敵人打回去。
這個旁人自然指的是寧國。
眾臣一聽,顧首輔言之有理,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寧國的求援啊!也難為顧翰烜,在這樣的事情上還是不疾不徐,跟平常吟詩作對似的,悠悠的說了個明白。
這戰爭勝負,靠的不全是軍隊實力,更重要的是軍心要穩。寧國軍隊可謂是一支強悍的虎狼之師,現在對上朝國還是沒有勝算的把握,是因為寧國還有所顧慮。
這打仗咱們冠朝就不去了,只要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將朝國這幫烏合之眾打回去,那是易如取囊中之物耳。
這下連皇帝也聽得糊塗了,竟是親自問道,寧國的顧慮是什麼?
顧翰烜這才得意一笑,說是戰後建設。寧國本就立國根基不穩,若是幾座近城打散了,定然要給朝堂之上小皇帝的幾個皇叔可趁之機了。
咱們就保他幾座城池,寧國儘管放手去打。就算城牆也被攻破,自然有咱們冠朝給他擦屁股,西北一帶不是有鬧了饑荒的百姓,因為賑災銀被貪汙的事情一直是懸而未決嗎,這下可以把西北百姓調遣過去,修完城池,咱們再回來。
如此一來,銀子也收到了,援助也幹了。誰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顧翰烜說完,皇帝登時龍顏大悅,當朝讚歎:“首輔有爾父風範!”
顧老爺子那可是一代清臣,在先帝那裡得了無數的讚譽,先帝甚至說是沒有他顧老爺子,便不會有如今冠朝的海晏河清、太平盛世,其人又是其欽點給當今聖上的太傅,位高權重,可見一斑。
而皇帝將顧翰烜跟他老爺子相提並論,可見確實是抬舉。
群臣皆驚,顧首輔果然是在藏拙!之前的閒散逍遙都是作出來糊弄人的!這不是欺君罔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