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之死地而後生吧?
柳露瑩終於明白這當中的奧妙,剛才她只吸收一小部分的花毒草的毒氣,只要把毒氣控制在經脈中不得讓它擴散,然後用體內真氣運送,而且這要先一小部分的進行,再到大部分進行。有了開頭,也就有了成功。於是她依次試了幾次,但覺體內的冷氣越來越多時,她就停下來運氣,按心經上把氣輪換,直到把冷氣被體內的真氣完全控制後,又繼續嘗試。如此反覆,體內的冷氣越多,她的真氣越強。如此迴圈,直到花毒草的綠光慢慢變暗,她才停下來。此時,花毒草的毒氣已全部化為劍氣歸柳露瑩體內的真氣所控制。這時,她再次揮動雙劍,突然感覺這雙劍好像沒有重量一樣,又好像有千斤之重。運用起來,收放自如,隨心所欲。她把真氣一聚,逼近劍尖,盡力一放,萬道綠光從雙劍發出。把劍一揮,綠光一閃,只聽到“嘩啦嘩啦”的聲音從洞壁滑下了一堆堆的溼漉漉的泥。
柳露瑩喜出望外,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才她的劍所到之處,洞壁上的石頭盡變成泥,所以才從壁上滑下。
“譁,我練成花毒劍法啦,我真正練成啦!”柳露瑩高興得跳了起來,她接著又“唰唰唰”的揮運雙劍,劍所到之石,俱化為泥。那些雪猿哪裡還敢靠近?一隻只躲得遠遠的,探著腦袋看著欣喜若狂的柳露瑩。它們覺得主人有時那麼可親,有時那麼可怕。
柳露瑩停下來,以驚異的目光看著這一切,看著看著,她的雙眼忽然在洞壁一塊扁平的巨石上。這巨石是前面之石成泥脫落後所露出來的,上面隱隱約約似有字露出來。她走過去,用劍括了括,這時石壁上赫然刻著四個大篆“黃帝內經”。柳露瑩不禁啊了一聲,《黃帝內經》是千古奇書,她小時候曾聽柳楊提過此書,因此書是千古奇書,常人無法得到。當初秦始皇想得到長生不老的妙方,派徐福帶五百童男童女到東方去求藥,為求得長生不老的養生之法,又派蒙恬帶十萬大軍包圍燕國一個胡人部落,把所有部落之人都一一剖腹,為的是懷疑他們有《黃帝內經》,而且懷疑他們把《黃帝內經》藏於腹內。結果並沒有發現。
柳露瑩當初不知《黃帝內經》有何作用,僅知道是一本奇書而已。她再用劍把石壁上的殘泥括下,出現了一行行的篆字。她一字一字細看,石上刻道:“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氣,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當她看到“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時,她所悟的越來越多。原來她雖然明白萬物皆有陰陽,陽之極則陰,陰之極則陽,此為物極必反之理。餘飛的傷由本由木棉教主的重掌所傷,常理上說應是極度疼痛,並呈紅腫之象,為陽症。但天山處於極寒之地,疼痛不痛,紅腫不腫,已由陽症轉為陰症,加上多年昏迷不醒,陰陽早已顛倒。餘飛身子一直昏迷,未能正常進食,應虛而不實。但在這洞中食的稀粥是極補的種子,正應虛則補之之理,所以能長大。而長年食用這種種子,虛像已轉為實,但他的身體長大之時,多耗精氣,並且處於這寒洞中需禦寒,亦要耗精氣,正合實則瀉之之理。卻又長期服用天山雪蓮,實瀉未瀉,虛虛實實,變得複雜了。(4)
第四回 雪蓮花開(5)
柳露瑩越看越覺神奇,原來她師父把這千古奇書刻在石壁之上,似告訴她,無學好花毒劍法,未達到化鐵為水化石為泥的境界,是無法得到這千古奇書的。這一切冥冥中早有安排,偏偏柳露瑩得到了。她再往下看,石壁上刻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年終,絡脈之所別處,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年入,五臟之所溜處,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肺出於少商,溜天魚際,注於太淵,行於經渠,入於尺澤,為合。……”看完後,她又明白了,針灸並非是把所有的穴道都針上,必須要清楚穴道所屬的經絡。五臟陰經總共有二十五個腧穴,六腑陽經總共有三十六個要穴。六腑之血氣,皆出於足三陽經脈,又上合於手。柳露瑩終於大悟,餘飛傷的是五臟六腑,只要辨清症狀,分陰陽,依照經絡執行的規律,配合四時之變對穴道進行對應施針。針的次數、深淺、針刺時間等都必須病情進展的症狀進行。想到這裡,柳露瑩已弄明白一切。在她的眼中閃出了希望之光,這麼多年來,她為餘飛治傷,習武習醫,二者俱精,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