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心竅。只見他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道:“他們是請你師傅去做官的。”
沈默腦子裡立刻浮現出一臉古板的沈先生,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的樣子,一時驚得合不攏嘴。好半天才小聲問道:“先生是讀書人,怎麼會跟那些人攪到一起呢?”
“唉……”沈老爺長嘆口氣,以手掩面道:“都怨我啊。”
沈默噤聲不言,看著沈老爺垂首自責的樣子,良久才聽他道:“罷了罷了,我沈家將來還得出落在你身上,還是說個清楚,讓你也好有個分寸。”
沈默點點頭,輕聲道:“我聽著呢。”
“你師父回家已經四年了。”沈老爺讓他坐在對面,低聲道:“二十七個月服闕,已經又過去一年半了,知道他為什麼還留在家裡嗎?”
沈默搖頭道:“侄兒不知。”
“其實兩年前便有吏部行文,讓他赴京任刑部主事,但是我強壓著他,不讓他回去的。”沈老爺面色哀愁道:“如今聖上一心修玄,任由朝堂奸人當道,烏煙瘴氣。以至於小人得意猖狂、正人無法立足,你也知道你老師的性格,若是進了京城,恐怕下一站不是大理寺的牢房,便是錦衣衛的詔獄了。”
沈默微微點頭,深以為是。
-----------------------------分割-------------------------
友情提示一下,本書中的錦衣衛、東廠、司禮監,均是經過大量考證,還原成嘉靖年間的本來面目,這個工作用了我一天的時間,切勿拿影視作品中的批駁我,和尚會傷心的……
再另外,重申一下,我們的追求是傳歷史之神,不是寫歷史書,所以時間上有些小出入,只是為了故事衝突更密集,但具體事件、人物是不會出現扭曲的。你看完這本書,完全可以跟別人說,誰誰誰,就是個什麼樣的人,因為所有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都是經過和尚查閱大量資料,反覆推敲才寫下來的。
第八十九節 繡春刀 (中)
偏房內,談話仍在繼續。
“按照慣例,官員服闕後若是不想起復,只需上書自稱‘憂思過度’、稱病在家便是,我們兄弟倆商議後,也是這樣做的。”沈老爺懊惱道:“然而事怕小人作祟,當初阻礙你師傅不得升遷的死對頭,竟然上書參你師父‘名為稱病,實則對朝政不滿’,陛下聽信讒言,氣惱非常,竟著錦衣衛將你師傅鎖拿進京。”
“那怎麼又成了請他去當官呢?”沈默輕聲道。
“哦,是錦衣衛的陸都督向陛下說情,把他要到了錦衣衛經歷司,擔任經歷一職。”沈老爺輕聲道:“那麼龐大的機構,文移出入繁雜,經歷官便是管這個的。”
“哦,還是文職。”沈默輕輕點頭道。這兩年裡,陸炳的大名他是經常聽到,據說這位極品大員是皇帝的奶兄弟,還曾經冒死救駕,乃是當今聖上的發小,感情絕不是任何人能比,其地位自然煌煌無比,單看他那一長串官職,便可見一斑:
他目前的官職全稱是,錦衣衛掌衛事,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再加少保銜,一手握著錦衣衛,一手掌著京城的安危。甚至在他的壓制下,曾經囂張無比的東西二廠都已經銷聲匿跡,其權勢僅次於嚴閣老,然其所受恩寵卻反要高出一線。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錦衣衛大統領的官聲,卻相當的好,百官都贊他‘禮賢下士、急公好義’,百姓也流傳著‘行宮救駕’、‘智除仇鸞’的段子,實在是大明特務史上的異數。
也只有這樣的大人物,才能讓發怒的皇帝消氣,才能把一位進士硬拉到特務機關,而沒有引起清流的軒然大波。
“然而你師父是不肯去的。”沈老爺輕聲道:“他愛惜名聲勝過自己的眼睛,怎會到錦衣衛那個大染缸中走一遭呢?年前臘月十五便有欽差送來文書,被你師父嚴詞拒絕,但當時我就擔心,那些人不會幹休的,果然啊……”
“那我們怎麼辦?”沈默輕聲問道。
“什麼都不要幹……”沈老爺無奈的長嘆一聲道:“寧惹閻王,莫逆廠衛。這是大明朝做官做人的頭等要務,不想家破人亡的話,我們就靜靜等著吧。”
~~~~~~~~~~~~~~~~~~~~~~~~~~~~~~~~~~~~~~~~~~~~~~~
沈默神色黯然的應下,兩人便枯坐在偏房中等待,一直到了天黑,沈襄突然過來,輕聲稟報道:“錦衣衛來人相請,我爹不願從命,對方勸了半晌便離開了,說過幾天再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