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3/4 頁)
地著急了。
中秋過後,英王妃要出門禮佛,到護國寺小住兩日,便請了孟如嫣陪著一起去。孟如嫣本不願意出門惹人矚目,她顯然比家裡人更能穩的住,但英王妃卻告訴她說:男人的眼淺,總不見面,多好的情誼也會消散了。
孟如嫣不想告訴他們,她與延平郡王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男女情分,但想了一想,也覺得也有必要見延平郡王一面,於是就答應了下來,於八月二十五日出了京,小車跟在英王府的車隊中並不顯眼,跟著出了京城。
“出去了?”
崇安候府,徐二夫人問道。
一個婆子垂首道:“是。跟著車隊走的,很不顯眼。咱們的訊息是從英王府王妃院裡負責路存冰的婆子給的,應是錯不了。”
徐二夫人點了點頭。
入秋了。
經過一個夏天的消耗,各家庫存的冰塊已經所剩無幾,自然格外珍貴一些。而且已經到了秋天了,一日裡也不過是正午熱的難耐一些,便是頭面管事都沒有資格再支使冰塊納涼了。能這麼嬌貴一點熱都不肯經受的,肯定是重要的主子。
備多少冰,大致就能看出,有多少主子。
這個訊息十有**是準的。
“我還以為,她真的一心備嫁真的就腹有溝壑能安坐如山呢,原來也會坐不住。”徐二夫人嘴角掠過一抹嘲諷,眼中顯出一抹冷意,道:“讓他們把戲唱的更熱鬧一些!”
“秋日無趣,大家茶餘飯後的,總該有個能討論的樂子。”
崇安候老侯爺接到那道聖旨之後,不知道有多感激孟氏明珠,開懷大笑了幾日,百病全消不說,有一次上朝的時候碰到孟大學士,真的大笑著抓了孟大學士的手握了又握。徐二爺雖然沒有那麼高興,但對這樣的變故也是可見其成,也不會對孟家人有意見。
但徐二夫人心中卻存了口氣出不來。
她不是覺得女兒入宮不好——
反而,她也覺得,徐清黎經歷這一遭,能進宮也不錯了。因為徐二夫人一直擔憂徐清黎幼年一直病弱,會影響到她的子嗣。而進了宮,能有孩子當然是天大的好事,沒有孩子,也無損於徐清黎的位置。皇上還年輕的很,來日方長的,宮裡的日子也不會難過。
但她卻一樣對孟如嫣如此行為感到惱恨。尤其是徐清黎在接受了延平郡王而且孟如嫣明知如此,依舊採取了行動的情況下。只有徐二夫人才明白,孟如嫣此舉,對徐清黎的感情是多大的傷害。
做錯了就是做錯了。
決不能因為最後是崇安候府得了補償受益了,就能讓徐二夫人原諒孟如嫣感激孟如嫣——
不管孟如嫣心中是如何想的,不管其是愚蠢還是另有所謀,徐二夫人都覺得,決不能讓她如願以償。
所以,她找了人,鼓動了宋景錚和任少青這二人。
將來,縱然有人查,也查不到崇安候府頭上。
徐二夫人一向心思靈巧,安排當然周到無痕,絕不會沾染自身。她暫時並不一定要將孟如嫣如何,只是想要看到樂子。至於將來……
徐二夫人握了一下手中的帕子,將那婆子打發下去了。
京郊。
護國寺煙火旺盛,景緻則以秋景為名。
一入八月,滿山楓樹層林漸染,直到九月重陽登高之時,則是秋景最勝的時候,楓林美的驚心動魄,讓人呼吸急促,流連忘返。那時候,護國寺的山門簡直都要被踏破了。
英王妃提前出門,顯然是要避開九九重陽時候。
這一日,護國寺淨了山門,專為英王妃一行騰出了地兒。也虧的現在香客少,才能有這樣的條件。不然,再過幾日,各家達官顯貴都要來,護國寺也不能這般接待了。
山上很清淨,景色自然也好。
孟如嫣陪著英王妃禮佛祈福,安然靜默地聽了一席課,留下英王妃要與主持交流佛法,她悄然起身,退出去,在重重大殿中緩步而行,隨意地看著一座又一座或慈善或森嚴或冷漠或猙獰的菩薩金剛像。
一個小沙彌攔住她行禮,口稱阿彌陀佛,請她跟著來。
孟如嫣點點頭,安然地跟在小沙彌身後,從側殿經過,到了後山塔林之處。護國寺有塔碑數百座,最早的碑刻已經有千年歷史,十分有名。
此時,塔林靜謐,遍開了各色菊花,別有意境。
延平郡王一身玄色,背手站在了一前朝十分著名的碑文之前,似乎在欣賞著上面的筆畫縱橫。待聽到孟如嫣的腳步聲後,緩緩地轉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