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頁)
說起來,也是那時候南順侯沒了大用處,死了也就死了,不值得他一個天子多費心。
“朕如何也沒有想到,真相竟然是這樣。”皇上眼神冷下來。
薛士信竟然才是那發賊安插在朝中的奸細!
而他寵愛了多少年的枕邊人德妃居然是知情的!甚至她就是為了接近他而進宮的!想一想他這些年在德妃宮中不加防備,萬元帝不禁冷汗淋淋!(未完待續。。)
206 處置
那個奸人!
死的太便宜了他了!
萬元帝心中的慍怒再次翻滾,沉著臉道:“薛家一門,成年男丁全部發配充軍,終身不得赦!他們老子不是要反大梁嗎?那就用兒子孫子們的血和命為朕守這大梁江山!”
太后點點頭。
這個處置很合適。既顯得皇上寬仁不嗜殺,又能震懾住人——薛家男丁沒有立即被處死,但早晚也是死在戰場上,死在賊人的刀槍馬蹄之下!
不過是能多活幾日,早晚罷了。
“至於女眷,就別罰的太重了吧。”太后緩緩地道。往常這種情況,女眷大多都是充入教坊司,輪為官妓。但薛家總是六皇子的外家,身上血脈相連的,真這麼作踐,皇家面上也不光亮。
太后沉吟了一陣,道:“將薛家家產補給那韓氏,只留下一個小莊子養活薛家女眷幼兒如何?給女眷幼兒以活路,也顯得皇上仁慈。”
薛家女眷幼兒,自然有即將成年的六皇子看顧,日子也不會過不下去。
“就這麼著吧。”皇上道。
“皇室您都被那老賊給騙過了,老大被他糊弄也是情有可原。他再精明,還能精明過您這當老子的?怪就怪那老賊狡猾,您就別遷怒老大了。”太后道:“知道老賊是這麼個人,他比誰都要不好受。”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薛士信藉著寧王的名義,這些年可沒少往各個位置上塞親信之人。這些人居然有一大部分是他“舊日同僚”!前朝餘孽那些人說是被消滅了,死心了。誰知道是不是蟄伏起來,以待時機!
若非這一次老三雷厲風行。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誰知道他們狗急跳牆之下。會弄出什麼事!若真出什麼事,他這個皇帝不說成什麼明君了,能不留下千古笑柄就不錯了!
當年是誰一打岔,讓他沒細查南順侯一案來著?
皇上回想一下,冷哼一聲,道:“朕還沒有罰他,他倒是先矯情上了!那就是讓他思過幾日!另外,若非當年耿氏引薦庇護,朕眼中也瞧不到薛氏!朕有錯。她也免不了罰,就將身上那‘皇’字給去了吧!”
太后端茶的手頓了一頓。
皇后膝下無所出,也沒有抱養孩子,平日裡吃齋唸佛的,倒是無慾無求。後宮多數時候都是皇貴妃在管理著。皇貴妃,換成民間說法,那就是平妻。她生的寧王,也是半嫡。換句話說,那就是嫡長。
而皇貴妃中沒了皇字。那就再不與嫡沾邊了。
由嫡而庶,這個懲罰,對於耿氏和寧王來說,當真不輕。
“會不會太重了些?”到底是沒有引起什麼太嚴重的後果。太后年紀也大了,心軟和許多,覺得萬元帝這樣的懲罰對於寧王來說。稍微顯得過了。畢竟寧王無辜,且手中本錢大受影響。而這種時候罰他。還罰的這麼敏感,太容易讓那長了十個八個心眼的大臣們多想了。
“就這麼吧。”皇上頓了頓。道:“老三立了功,朕也沒什麼可賞他的。母以子貴,就將雲妃晉為雲貴妃吧。”
太后聞言心中一顫。
這個賞賜,這個賞賜……
她凝了凝心神,慎重地道:“皇上可是想好了?哀家雖然一向偏愛老三一些,但……”儲君之位何等重要,豈是容一己之私左右的?不說她的偏愛不能作數,就是皇上的偏愛起來,也要格外慎重。總不能因為此時惱了貴妃耿氏,就一下子全然否定了寧王……
太后心中可不糊塗。
皇上淡淡地道:“母后多想了。”
“縱使朕身為九五至尊,也有不如意的時候,也有憋屈的時候。”皇上端起桌面上的茶盞,道:“又何況是老大。若是連這一關都過不去,就早早收心當個太平王爺就是了!”
也就是說,皇上罰是罰了皇貴妃和寧王,卻也有以此考驗寧王的心思——有中有意才會加以考驗呢,是不是?
這麼瞧來,皇上心中還是屬意寧王的。
畢竟是長子。
這是皇上頭一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