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悲傷?”
“我奶奶,她命太苦了。”姑娘依然哭泣著,“我爸爸去世早,媽媽單位工作忙,家裡做飯、打掃衛生,裡裡外外的事兒都累她一個人了。這麼大的歲數,一天福也沒有享著。我上班以後,答應攢錢給她買樓房住。可是,沒等待我把房子買來,她老人家就先走了。我媽媽哭得死去活來,她說對不住奶奶,老人家累了一輩子,最後竟死在棚戶房裡!”
“哦,你媽媽這麼孝敬婆婆,老人家也算有福氣了……人死如燈滅。活著的人還得打足精神。小霞,香港人有句話:節哀順變。你也別太悲傷了。”說完,我按照當地風俗掏出二百元錢塞給她,“給老人家買點兒燒紙吧!”
“總裁,謝謝你的安慰。”她抬起臉,用一雙淚眼望著我,“錢,我就不要了。”
“這是喪禮。我對她老人家的一點兒意思。”我解釋說,
“不,不要。”她固執地堅持著,“嗯,你家老母親去世,我都沒隨上禮呢!”
她這樣一搗騰舊帳,我也不好說啥了。
“喪事料理的怎麼樣了?需要我做什麼嗎?”作為兄長和領導的我,關切地問了一句。
“不用麻煩你了。”姑娘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社群有喪事服務中心,他們從人死到屍體火化一條龍服務。我叔叔借了200無錢,一切都給他們辦理了。”
“你叔叔?”
“是啊。爸爸去世後,奶奶就住在叔叔家裡了。”
“你叔叔家住哪兒?
()免費TXT小說下載
“臥地溝!”
“臥地溝?……”聽到這個地名,我不由地嘆了一口氣。臥地溝是煤礦工人住宅區,是著名的貧民窟。你想想,老人家87歲大喪,200元錢的喪費還要去借。他們那兒生活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了。
這一天時間,我都沉浸在這件喪事的悲痛裡。不知是因為同情老人家一生命運的悲苦,還是嘆息家住臥地溝季家經濟的窮困。當市長時,我知道那兒是全市最窮的地方。我曾經去訪貧問苦;甚至做出一個規劃,要把那兒一片一片的小棚戶房推倒,蓋成樓房讓老百姓住進去。孔驥說,這麼大的事情,得請示省政府才行。我卸職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了。呂強一天到晚想的是創造政績,幹一些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棚戶區改造的事兒,恐怕早就忘到爪哇國裡去了!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悽慘,第二天,當我們再看見季小霞,她臉上竟出現了令人不解的喜色。奇怪的是,纏在她胳膊上的黑紗,不見了。
“咦,這是怎麼回事兒?”我們都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我奶奶又活過來了。”她歡快地向我們報著這個奇異的喜訊。
那神態,絕對沒有撒謊的意思。況且,她沒有必要向我們撒這種謊呀!
“活過來了?這……”我第一個搖起了頭,眼睛向她送去了一連串的問號。
“庾總,你不相信是吧?”她眼睛瞪著我,“如果你懷疑我的話,可以到我家去看看呀!你們……敢去嗎?”
也許是怕沾染喪氣,也許是有什麼講究,幾個同事在姑娘質問下,一個個都像是癟了的茄子,撥郞鼓似地搖起了腦袋瓜子。
倒是我,此時卻產生了一股要去的衝動。我想看看這位老人家有何等洪福,竟闖過了鬼門關,躲避了閻王老爺的追索?另外,臥地溝現在怎麼樣?群眾生活還那麼困難嗎?這一樁一樁的心事和牽掛,都動員我前去走一趟。
“我去。”
我的話一出口,同事們不由地吃了一驚。
臥地溝的名字,聽上去很偏僻,很鄉下。但是它離市中心並不遠。從南站乘公交車坐上十分鐘的工夫,到新屯公園下車。翻過公園的山,就可以看到臥地溝的尊容了。
站在遠處看臥地溝的房子,一趟趟青磚瓦舍的,還算有點兒模樣。可是,走到近處細心一瞧,就有些慘不忍睹了──
一座座低矮的平房,破爛不堪。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
很多牆壁傾斜了,用木頭頂著。破舊的門窗歪扭了,用板條釘著。裂了縫的牆面上,有的抹了麻麻裂裂的沙漿,有的露出了粉裂的碎磚。陳舊的屋頂上,有鋪了油氈紙的,有蓋了石棉瓦的,有壓了鐵皮的,有苫了稻草的……這兒哪像是人住的房子,倒像是難民營裡臨時棲身的避難所。
再瞅瞅腳下,已經破損的道路泥濘不堪,垃圾扔得遍地皆是。
路邊,是一條排放汙水的明溝,此時,它恣意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