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1/4 頁)
慢!他告訴小玻璃鏡子不要動,然後快步搶上去,發現那兒前面有一個古式的香爐;香爐裡滿是爐灰;而香爐後面,竟是一個供著的牌位。他慢慢拿過牌位,只見上面豎刻了一行字“尊奉龍大太子**之位。”
龍太子後面那兩個字,有些深奧,他不認識。便叫周圍的部下來認。這些部下們都是小學水平,誰曾認識這種深奧的字?
“其實我也認識。不過……忘記了!”庾順子覺得自己不認字太丟面子,就撒了個謊。其實,大家都知道他是裝的。但是,裝模作樣又怎麼樣?他們不裝,也不認識啊!
後來,他們把這個牌位拿到山下工地上,問了一位工程師。工程師一見此牌位,大吃一驚,急忙問:“你們是從哪兒發現的?”
於是,庾順子講了事情經過。
“快,你們帶我去看看!”工程師聽了事情的經過,急忙扔下手裡的圖紙,帶了照明器具上了山。
“工程師,這事兒……有什麼說道?”庾順子好奇怪。
“你們看到這個牌位時,旁邊還有別的牌位嗎?”
“沒有哇!”
“就這一個?”
“對呀!”
“不對,”工程師立刻搖搖頭,這種牌位,一定是九個擺放在一起。”工程師不容置疑地說。
果不其然,進了山洞,他們來到發現牌位的地方,一看,旁邊還同時擺放著八個同樣的牌位。
“嗯,憲章、饕餮、蟋蜴、蠻虭、螭虎、金猊、椒圖、虭蛥、鏊魚、金吾,正好九個。”工程師拿起那些牌位,如獲至寶似地念了一遍。
“工程師,我剛才唸叨的是什麼呀?我們怎麼聽不懂呢?”一個小夥子發問。
“你們當然不懂了。”工程師顯然有些鄙視他們,“我念的這些呀,是龍生的九個兒子的名字。龍生九子,知道吧?”
“知道哇。”一個小夥子像是很有知識,勇敢地接了了的話碴,“可是,我聽說,龍子中有個叫屓屭、還有個叫狻猊的,你剛才怎麼沒說到呢?”
“呵呵,屓屭、狻猊,那是誰說的?那是民間傳說,不足為據。我說的這九子,是史書上記載的。史書,《博物志》,你讀過嗎?”
“沒、沒讀過……”工程師一個質問,小夥子頓時沒詞兒了。
“庾隊長,這個發現,可是件大事,趕快報告庾總經理吧!”
“可是,庾總經理出國了。”
“那就快報告李顧問。問她,如何保護這件文物?”
李顧問,就是李福伶。她替庾虎管了這麼一大攤子事兒,也沒有個官銜;人們只好尊稱她為李顧問。
㊣第302章 … ~紅袖添香~㊣
一個文物專家,一生寫不出一部考古專著,又掙不到足夠的錢過一種瀟灑的生活,真是愧對這個開放的時代了。
董耜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剛剛分配到濱海市曾經豪情萬丈,要寫出一部濱海歷史文化的史書來。但是,官方除了欣賞他那張金牌文憑,對他的專業宏圖並不在意。當然,這並不妨礙董耜一天到晚爬山涉水地在一座座古墓和有歷史遺蹟的地方四處奔走,他想,在近代史上,濱海為什麼能像一塊磁石,緊緊地吸引了世界列強的垂涎,成了他們爭奪的熱點城市呢?難道就是因為它臨海而建,具有通商的便利條件?這不會那麼簡單。其中,一定有其文化歷史的底蘊在吸引著它們。當然,這種文化底蘊博大精深,至今誰也說不清楚,這就要靠他們這類文化精英透過自己的研究考證,得出相應的結論來。為此,他曾經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勞作,為了積攢資料,他甚至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買了大量的資料書籍。根據自己的研究、推測,撰寫了一彷篇自以為有分量的學術論文。但是,這些論文因為太專業,太深奧,發表的卻沒有幾篇。後來,他又寫了具有當下性的業務專著,以濱海城市的西洋建築為題,探討了殖民城市的建築特色。可是,出版社卻以這專著在政治上有敏感之處,拒絕出版。後來,為了評定職稱,他不得不自掏腰包,交了五千元買書號,才讓這一摞子傾注了他畢生心血的稿紙變成了鉛字,讓他戴上了副研究員的桂冠,名正言順地成了文物局的專家。但是,除了借評職稱的機會漲了工資,真正的實惠他並沒有得到。家裡的住房依然狹小,連個做書房的地方也沒有。子女的工作也不理想。後來,就連他心愛的女弟子也嫌文物局太清貧,跳槽去《濱海日報》當了副刊編輯。這曾經讓他十分傷心。那個女弟子年輕漂亮,也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他原想將自己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