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用符煉化之後的寶劍,皆可稱為鍾馗寶劍,哪怕,你那把是大唐刀。”
葉子暄說這裡,然後來到北面的那張只剩下一張空白紙的鐘馗像,焚香念道:“有請天師現身,弟子有事請教。”
“何事速講,別耽擱我收這小鬼頭。”
這聲音,似乎從四面八方而來,但鍾馗並未現身,屋內此時只有我,小黑,還有葉子暄三個會呼吸的。
但葉子暄卻非常高興說:“天師既然肯與我們講話,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把那男童抓起來,但是交給我,怎麼樣?”
“大膽,這小鬼死後不投胎,已犯地府戒條,閻王老兒不管,我便替他管,你乃陽間之人,要小鬼何用?”
葉子暄答道:“當然是送他輪迴。”
那聲音又說道:“蛤哈哈……真是好笑,真是好笑,鬼就是鬼,人就是人,人鬼殊途,人送鬼走,哪有這道理?”
葉子暄說:“天師,你當年因鬼而自盡,實屬不幸,但這過了千百年,此一時,彼一時,何必有太多執念呢?”
那聲音卻說:“鬼就是鬼,不管你說什麼,他就是鬼,如果你想送他輪迴,就先讓我見識一下你有什麼本事?”
葉子暄聽到這裡,緩緩抽出天師刀:“弟子得罪了。”
第六十節:搶鬼叫陣
看葉子暄抽刀而出,我當然明白,他怎麼可能打過鍾馗?雖然他比我以及比那些小混混,甚至頭號馬仔都能打,但是對決鍾馗,沒有任何疑問,絕對是被秒的命運。
更何況鍾馗雖然被世人稱為天師,但他未必有天師的氣量。
我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他與張道陵,葛玄等天師,有著本質的區別。
張道陵與葛玄均以煉丹為主,再加上自己對日月天地風水等變化而逐漸悟道,最後羽化飛昇,成為地仙,因此對世間永珍,雖然不能說看的完全透徹,但也應該有十之八九,可以說基本上是走的正常人修仙的道路。
但這鐘馗卻不一樣,他卻帶著極強的執念。
他原本與妹妹相依為命,過的貧寒的日子,不過這鐘馗長的面目清秀,應該屬於帥哥型別的,極為聰明,過目不忘,完全是潛力股。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但世事難料。
武德年間,鍾馗去長安應試,路上為了節省盤纏,夜間便在一間荒眯居住,這眯竟然還住著一個面目醜陋的惡鬼,這惡鬼見鍾馗長的不錯,便趁他睡著之時,撕下他的臉與自己的臉,相互調換了一下,以致於鍾馗一覺醒來之後長的極為嚇人。
雖然此次考試,鍾馗高中狀元,但唐高宗李淵看他面目甚是醜陋,怎麼能做自己的駙馬?只怕自己願意,女兒也不願意,於是便將狀元位置讓於他人。
鍾馗聞罷,又氣又恨,當時便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之上。
他死後,滿腹怨氣,不肯投胎,連閻王爺也無可奈何,從此之後遊蕩世間,有鬼必抓,抓則必除之後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倒也保護了被鬼騷擾的百姓。
兩百多年之後的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病中夢見一小鬼盜走玉笛以及楊貴妃的繡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驅鬼,忽見一大鬼奔進殿來。此鬼蓬髮虯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個小鬼,剜出眼珠後一口吞了下去。
玄宗非常害怕,急忙問是誰。
大鬼向玄宗施禮,自稱是終南山鍾馗。
唐玄宗驚醒,病也霍然而愈,令畫家吳道子按其夢中所見畫一幅鍾馗圖。
圖成,玄宗在畫上批曰:“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益靜妖氛。當為天師,以告天下。”
自此,鍾馗借了真龍天子金口玉言,而成為天師。
所以說,鍾馗是因為自己的怨氣而成為抓鬼天師,若論靈性慧根,不及張道陵與葛玄十分之一。
況且張道陵與葛玄從不言打打殺殺,一派祥和之相,鍾馗殺氣卻非常重。
葉子暄認為送小孩輪迴是正道,而天師則認為殺之或者送到閻王那裡是正道,二人雖然同為抓鬼,但觀點不同,一個認為渡化輪迴,而一個則認為誅殺為佳,若起衝突,葉子暄必定佔下風。
想到這裡,我急忙來到葉子暄身邊,勸他放下刀:“葉兄,好漢不吃眼前虧,那男孩既然怨氣很重,而天師若是想收,就隨了他的心意,大家都是一路人,何必因為這個而動了刀劍,傷了和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