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隨著人流走了幾條街,在一個大的廣場空地處,見人群聚了起來,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夏孤小炎走近擠進去一看,眼前驟然一亮,只見偌大的空地上擺滿了各種顏色、形態的或大盆或小盆的牡丹花,簡直美豔之極,香氣陣陣撲鼻,既飽了眼福,也滋潤了脾肺。
當時,洛陽牡丹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文化,一種代表洛陽大都市的獨特文化,洛陽牡丹甲天下,每年除了在牡丹盛開的季節有各種各樣的牡丹花會,就是逢年過節,一些官宦富商總要拿出自己家精心培育的牡丹花,一起展覽,一是增添節日氣氛,二來也是炫耀自己財富,贏得光彩。每當有牡丹花展,全國各地的有閒情逸致的人都會老遠跑到洛陽觀看此盛會。
夏孤小炎抬眼向花展處看去,那牡丹花都排成了一片花海,看名字僅四字名稱的就有白鶴臥雪、星光燦爛、花王姚黃、紅衣少女、荷包牡丹、、虞姬豔妝、茄藍丹砂、貴妃插翠、冠世墨玉、金玉文章、桃紅獻媚、銀粉金鱗、冰壺獻玉、飛豔紅裝、菱花湛露、銀紅巧對、池塘曉月、寶貴滿堂、赤龍換彩、百園紅霞、玉蘭飄香、紙絨剪綵、北國風光、火煉碧綠、崑山夜光、烏金灼暉、烏龍捧聖等等,看的夏孤小炎眼花繚亂,其實他也不懂,之所以知道名字,是每盆花上都寫有名字。
但是那些牡丹花分了好多處,每處都有專人看管,夏孤小炎心說,每一處花應該是代表每一家。
值此隆冬之際,花香漫天,為空氣注入了無比的清香,夏孤小炎不禁大口的吸氣,看了一會,雖然不忍離去,但還是去江南緊急,只得扭頭走,正要離開時,突然一陣銅鑼的聲響傳來。
一隊差人開道,有兩個差人大喊著:“閒雜人等閃開,欽差大人到此賞花,快快躲避。”很快有軍兵把把此地包圍,周圍用線隔開,百姓們被隔離在外面。
不一會有幾個州府縣官陪著一個身著紅袍的官員邁著方步走到花會場中。
夏孤小炎定睛瞧去,此欽差正是王欽。
第七十七章 王欽作詩受戲弄
只見欽差大臣王欽一身耀眼的蟒袍盛裝,在幾個地方官的陪同下,大模大樣、搖搖擺擺地一處處地欣賞花卉,突然王欽問左右幾個地方官,你們知道這洛陽牡丹分多少種嗎?”
幾個地方官員雖然做官此地,聞聲也都大搖其頭。
王欽一看沒人知道,心中大是得意,他說道:“這牡丹花若以花瓣來分,可以分為單瓣類、重瓣類、重臺類。但若以花型來分呢?”
幾個地方官員還是一個勁地搖頭,唯唯諾諾。
“你們怎麼在此地做官的,竟然連名聞天下的洛陽牡丹花都不瞭解?”
幾個地方官戰戰兢兢不敢說道,均心說不了解牡丹花不至於丟烏紗吧?
王欽實則是為了更加顯擺自己,他一點也沒生氣責備的意思。他說道:“若以花型來分可以分為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託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繡球型、菊花臺閣型、薔薇臺閣型、皇冠臺閣型、繡球臺閣型等等。”
“欽差大人真是博學多才,見聞廣博,下官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還請大人多教下官們一些學識才是。”一個地方官說道。
王欽聽聞臉上樂開了花。夏孤小炎看王欽的樣子,心說,這老賊的臉也是一朵好牡丹。
這時,王欽走到一盆牡丹花前停住了腳步,點頭說道:“嗯,你們看這盆紫金盤,花瓣由內而外逐漸增多,自外向內卻逐漸變小,少部分雄蕊瓣花呈細碎花瓣,你們聞聞,香氣濃郁撲鼻啊,”王欽摘一朵放在鼻子上嗅,“而且又有不同的味道,可見培育之人甚是種花之技巧。”
幾個地方官趕緊也大肆誇讚欽差好眼力,賞花之水平高,拍的王欽屁股發熱。
夏孤小炎也不禁佩服王欽確實對花有些研究,最起碼他是所說的自己還從來沒聽說過,但同時暗罵,不學無術,也難怪他能討皇上開心。
王欽轉了一圈欣賞完牡丹花,只聽一個官員諂媚道:“欽差大人,好不容易下地方一趟,您看,為這次花會作首詩如何,以作留念,讓此地的百姓們永遠記誦?”
“好,正和吾意,本欽差在看到那盆首案紅就來了詩意,既然張大人如此說,若不作詩一首,豈不辜負大家的美意。”王欽點頭說道。
“李師爺,快拿筆記著。”那張大人對一個老學究說完,他旁邊的一個師爺模樣的老學究趕緊掏出筆墨紙硯,等著王欽吟詩以作記錄。
只見王欽抬頭望天,作沉思狀,突然搖頭說道:“百花齊爭妍,國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