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請你和我夏孤小炎合作,共同對付魔教,請不要再阻止公主和親,你要想明白眼前的厲害。你看如何?”夏孤小炎說道。
“馬某知曉了,多謝夏公子今晚相助,馬某不僅不會再阻止你護送公主去大遼,更會暗中相護。但還請公子助我抵抗魔教。”馬烈嘯說道。這時已經有人為他包紮好了傷口。
“馬幫主可以穩坐總舵,至於分堂則可以節節抵禦魔教的進攻,我夏孤小炎從遼國回來,定會親自助你。並號召天下正道人士對付魔教。好了,幫主還是養傷要緊,最好一刻也不耽擱,趕緊回總舵去,並抓緊部署對抗魔教的策略。”夏孤小炎說道。
“好,多謝夏少俠的建議。”馬烈嘯感激地說道。
“如果不介意,咱們一塊上路,剛好我們要到雁門關。”夏孤小炎說道。
“馬某也正想如此。”馬烈嘯道。
查點傷員,待傷員包紮好傷口後。夏孤小炎對唐鎮惡說道:“唐門主,和我們一起去雁門關何如?待門主養傷好,再行離去吧。”夏孤小炎問唐鎮惡。唐鎮惡點頭答應。此時天已大亮,一行人向雁門關行去。
※※※※※※※※※※※※※※※※※※※※※※※※※※※※※※※※※※※※※※※※※※※※※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位於山陰縣廣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雁門關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關城周長1公里,牆高7米,由三座石門沿給成,分別為東門、西門、小北門。在小北門的門額上該有“雁門關”三個大字,左右各有一幅對聯,上書“三關要衝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
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自古雁門關英雄業績,不勝列舉。戰國時期,趙國大將李牧常駐雁門,憑藉關城之險,慎重防守,擊敗匈奴十萬人馬;漢朝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曾經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戰,大獲全勝,威震塞外;隋煬帝楊廣曾經率兵在此與突厥作戰;唐將薛仁貴曾經在此追趕突厥兵馬捷報頻傳;宋太宗時期楊業楊老令公曾鎮守雁門關二十多年,幾齣雁門大破遼兵,使其聞風喪膽,博得“楊無敵”稱號。
夏孤小炎領著眾人行了兩天多的路程,這一日上午,遙遙望見了雁門關。馬烈嘯打馬走到夏孤小炎的身邊,一抱拳說道:“夏少俠,你我在此分手如何?”
夏孤小炎問道:“馬幫主的傷勢好些了吧?”
“傷口已經結疤,無大礙了,多謝夏少俠的關心。咱們就此告辭,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希望來日有緣相會,並肩抵抗魔教。”馬烈嘯說道。
“馬幫主保重,一定會再見的。那時不只是並肩抵抗魔教,更希望能並肩抗擊遼兵才是。”夏孤小炎說道。
馬烈嘯乾笑了兩聲,現在他可沒有與遼國為敵的打算。他又與唐鎮惡、南宮無恨等道別後,領著自己的幫眾離去。
看馬烈嘯遠去,南宮無恨走過來,問道:“夏兄弟,公主到底——”
南宮無恨話還沒說完,被夏孤小炎的一陣笑聲打斷,夏孤小炎走到南宮無恨等人面前,說道:“諸位心裡都是不是非常想知道公主到底身在何處啊?”
風天嘯早就憋不住了,率先開口問道:“夏少俠,你就不要打啞謎了,我們作為護送公主的護衛都不知道公主現在何處,到底真的公主在哪裡啊?一路你不肯說,現在就要到了雁門關了,還不告訴我們大家嗎?”
第四十一章 北出雁門
夏孤小炎故作神秘地笑了兩聲,說道:“柔曼公主就在雁門關。”
風天嘯驚異無比,再次問道:“公主怎麼會在雁門關呢?”
現在除了憨憨的風天嘯外,其他眾人其實已經猜到夏孤小炎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之計,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進行安排的。
夏孤小炎說道:“我早已經潛人秘密把公主送到了雁門關,西夏國的殺手三次劫殺未果,反而損兵折將,卻不知我夏孤小炎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真是可笑啊。”
“夏公子真是高,我原以為南宮侍衛保護的才是真公主,沒想到也是假的,原來這棧道夏少俠你修了兩座啊。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夏少俠要繞到從雁門關走呢?此地正和西夏國相接,從瓦橋關走不是更捷徑嗎?”風天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