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1/4 頁)
成本多少,特技水平如何,在其它型別片裡似乎不影響到藝術規律本身,但在科幻片裡,它卻導致了人們對這種影片的普遍誤解——似乎科幻片只是大片,用金錢製造銀幕奇觀才是科幻片的本質。這樣不僅使得人們難以從藝術上欣賞它,也導致中國電影人望而卻步。
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邵智愚曾經與美方合作拍攝了兒童科幻片《太空劫持》。他認為, “國產科幻片長期斷檔的原因是現在觀眾和導演的眼界都寬了:盜版很發達,大片與美國基本同步。對創作者而言,看到差距如此明顯,比不過還不如不比,基本放棄這一塊,而專拍感情戲文藝片。”(《新聞晨報》2002年8月13日第1321期文化新聞版)。這段話或許能是國內電影人在科幻片上的普遍態度。
不過,筆者以為,“現在觀眾和導演的眼界”至少在科幻片這個領域還不夠寬闊。他們只看到大投入、高科技的商業巨片,沒有看到那許許多多小成本科幻片。為什麼會這樣呢?一部高投資的電影,那些金錢不僅投入在製作上,也投放到宣傳上,以地毯式轟炸為手段,以確保家喻戶曉為目標。於是,如果一個人並不關注科幻,只是偶爾讓大眾新聞裡關於科幻片的訊息溜進視野,那麼他能夠知道的,基本就只是每年的那幾個經過充分炒作過的科幻大片。
其實,不管在哪種型別片裡,作為一種商業電影製作機制,好萊塢電影界很少會把巨大的投資放到一個完全新穎的創意上。更為慣常的作法,是從已經拍攝的影視片中尋找受到觀眾好評的苗子進行翻拍。所以,許多科幻大片的前身都是小成本科幻片。但要找到這些前身,研究它們,卻要花費專門的時間和精力才行。
所以,筆者在本卷裡單列一章,希望能夠以大量優秀的“科幻小片”的魅力,幫助澄清那個普遍的誤解。科幻片絕不僅是大成本的視覺魔術。由於這種誤解基本是對美國科幻片的誤解,所以,在本章中被介紹的科幻片完全來自美國。至於世界其它各國的科幻片,大部分本身就是“小片”。出現大片倒是個奇蹟。筆者放到另外一章去介紹。
第一節:寓言類小片
本書第四卷裡,筆者專門分析了“寓言類科幻”。在科幻電影中,這類電影也是層出不窮。由於它們並不意在渲染科學技術的奇妙,或者自然現象的宏偉,所以多半採取小片路線。
1966年,佈雷德伯裡的名著《華氏451》被環球影片公司搬上銀幕。這部電影很忠實於原著。但它是一部典型的小片:片中只有一個幻想畫面:一個車廂安置在軌道下面,懸掛執行的輕軌線路。而這處佈景被搭建在荒郊野外,也顯示著影片付不出高成本。不過,改編電影敘述呆板,模稜兩可。既失去原著的魅力,又沒有用大場面製造新鮮感,是一個失敗的小片例子。
1970年,盧卡斯初出茅廬,拍攝了反烏托邦題材的科幻片《THX1138》,一舉成功。這部電影投資極少。以至為片尾追跑打鬥情節設計的許多構想不得不壓縮掉。但它憑藉導演高超的排程能力,卓越的畫面設計,以及早期的數碼製作,竟然有大片的效果。可謂把錢花對了地方。盧卡斯因此片而獲得製片人的信任,從而得以拍攝《星球大戰》。後來,盧卡斯等人將在這部影片中首創,並且《星球大戰正傳》三集裡成熟起來的某些影視技術發展成民用裝置,便以“THX家庭影院”為品牌,成為最早的家庭影院品牌。現在,“THX家庭影院”已經成為一家獨立公司。
1971年,華納兄弟公司和北極星影片公司合作,由庫布里克導演,將伯吉斯的科幻小說《發條橙》搬上銀幕。原著背景很“科幻”:未來的英國由類似工黨的政黨執政,上流社會選擇移民外太空,只有底層人民留下來。這些宏大的背景被庫布里克刪繁就簡,一筆勾消。而保留了原著的思想和情節主幹,以及伯吉斯刻意設計的“那查奇”風格。於是,這部影片和三年前庫布里克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完全相反,一處特技鏡頭都沒有。但是,庫布里克極好地把握了原著的思想核心,並以荒誕派手法進行表現,大獲成功。事實上,只是電影成功以後,《發條橙》原著才被人們所認識。
與《發條橙》類似,心理學科幻題材主要透過演員表演來體現,所以很容易拍成“小片”。《殺人網路》也是一部心理題材的“科幻小片”。美國某秘密機構解析了人類意識的腦電波,並嘗試透過輸入腦電波,控制他人行為。由於這種實驗違法,該機構一直秘密從事。保險公司負責人畢曉普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們的實驗品。而他的妻子也是該組織的情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