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第3/4 頁)
究。”
朱元璋再次來到坤寧宮,身後還浩浩蕩蕩跟著一群太醫。他本來有些氣惱馬秀英用不吃飯的手段要挾他饒恕宋濂,所以雖然答應了馬秀英和朱標,心裡卻非常不舒服。然而聽到馬秀英依然沒法吃東西,甚至要用放血辦法治療,他豁然一驚。
就算他是皇上,也對這種療法感到恐怖,立刻召集所有太醫詢問此法究竟。
眾太醫博覽醫書,有人也看過《儒門事親》等針灸醫案,便認為可行;也有人說,放血療法即使治好皇后的厭食,但精血、精氣外洩對身體大有損傷,不宜提倡。
眾說紛紜,朱元璋十分惱怒,喝問道:“你們可有其他辦法治好皇后的厭食?”
這一吼,把太醫們都吼蔫了,其中一個太醫戰戰兢兢地說道:“臣等可否旁觀道衍大師的治療?”
不用他說,朱元璋也打算先讓太醫跟道衍辯證一番,便帶著所有太醫到坤寧宮,若是道衍不能說服反對的太醫,他是不會同意給馬秀英放血的。
道衍皺眉,卻不得不認真回答太醫的提問。從《黃帝內經》說起,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再說馬秀英的病因便是《千金方》中的噎食症“寸緊尺,其人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之微”,最後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說明放血療法並非不可行。
眾太醫頻頻點頭,齊聲說道:“大師請容吾等旁觀學習觀摩。”
“只可留下一位太醫。”道衍語氣清冷,給馬秀英放血難免會露出一些肌膚,怎能讓外人視之,但是不讓太醫旁觀,恐怕朱元璋不會放心。
最後太醫監監正留下,其餘人在大殿等候。
朱元璋握住馬秀英的手,安慰道:“皇后,有朕在,你別怕。”他說這些話為馬秀英打氣,何處不是為自己打氣,從人的體內放血啊,想想都讓人毛骨悚然。
馬秀英平靜地笑道:“皇上忘記妾身以前經歷的事情了嗎,流點血而已還嚇不到妾身。”
朱元璋不禁想起馬秀英曾經腹部中箭還帶著他逃奔幾十裡,頓時慚愧和感動湧上心頭,深情地說道:“皇后,讓你受苦了。”
其實馬秀英故意提以前的事就是想讓朱元璋有負罪感,她哀傷地說道:“妾身錦衣玉食從未覺得辛苦,苦的是天下的百姓。他們在元人的統治下豬狗不如,如今幸得您為帝,才讓他們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妾身懇請您念及天下黎民之艱難,不要輕易發怒。已經有許多無辜的人在您的怒火中付之一炬,妾身每夜都夢見那些可憐的人用希望的眼神仰慕著您,卻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
說到後面馬秀英已泣不成聲,而在房中的諸人無不淚溼衣襟。
道衍心潮澎湃,他本打算醫治了馬秀英再單獨向朱元璋求情,誰知馬秀英卻在此時提出來。尤其是馬秀英最後那幾句話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
可憐天下的百姓,他們尊敬的皇帝、擁護的皇帝、寄託一生希望的皇帝正舉著屠刀毫不留情地屠殺著他們!
第五百八十一章 公心私心皆有之
“你莫氣莫急,這件事朕、朕會考慮考慮。”朱元璋狼狽地移開眼神。猶記得他初始建立政權的時候曾對馬秀英豪情壯志地宣佈要改善天下百姓的生活,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可是馬秀英流淚的指責讓他無地自容。
朱標跪下泣道:“父皇,您曾教導兒臣要做一個明君,要以仁義治天下,要以百姓為己任。兒臣斗膽請父皇把這仁義用到百姓身上,平息您的怒火吧。”
朱元璋臉色愈發難堪,妻子指責他,兒子也說他不夠仁義,難道他真做錯了?
“皇上,太子,請您們在外間等候,您們在這裡會影響到皇后娘娘的治療。”道衍強忍怒火請朱元璋和朱標離開,他害怕自己會控制不住衝動對朱元璋做出失禮的事。希望兒子做明君,自己卻是個大昏君,這樣的皇帝不提也罷!
“你好好養病,不要胡思亂想。”朱元璋再次叮囑馬秀英,方和朱標退出房間。
道衍洗淨手並沒有立刻開始治療,而是說道:“皇后娘娘,請容貧僧念一段靜心咒。”
一段經文唸完,馬秀英悲傷的情緒漸漸遏制,道衍憤怒的心情也慢慢平息,開始聚精會神為馬秀英放血。
他先為馬秀英按摩四縫穴,接著用灸烤過的銀針快速點刺,每每馬秀英痛撥出聲的時候他已經收針繼續下一針。
不一會馬秀英的手腕就出現七八個小孔,血珠很快滲出來,滴到碗裡。看著暈染開來的血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