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麼時候開始變少的?
到她這個年紀,皇帝在她宮中留宿做沒做什麼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皇帝對她這一宮主位的榮寵、尊重。
說實話,失去一個四阿哥,彷彿是掛在心頭上一個該丟的東西終於丟出去,她有失落、有遺憾、有缺了什麼的不自在感,但相對的,心頭也鬆快、清楚了不少。以後她出手,總不會再冒出“他是從她肚子裡爬出來的”這種無用的想法;但做為一個宮妃,失去一個位極親王的兒子,她身上的光環無疑會黯淡不少,權勢利益相關,那些捧高踩低的奴才只怕要低看永和宮了。
“娘娘……”陳嬤嬤訥訥無言,她一個奴才自比德妃看得清,近幾年,皇上來永和宮雖沒明顯減少,但留宿的日子確實少了。皇上老當益壯,近些年受寵的幾位漢妃也有阿哥誕生,榮德宜惠幾妃不過憑著成年兒子得了尊榮又掌宮務得了權勢罷了,皇上願來那是看著往日情份給予體面,皇上不來,那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失寵了。
見陳嬤嬤這模樣,德妃心裡更是沒底,自己太疏忽了,竟沒察覺皇上的疏遠……到底是哪裡出了紕漏?!思及前段時間在慈寧宮被太后訓斥、禁足,她倏地直起身,就是那個時候,明明不是她的錯——就算有錯也只是小錯,對一個妃來講,真不算什麼——如今想來,那是設下的局啊……如果是為著今日之事,那即是太后跟皇上是早在防著她了?若是為著老四是她親子怕她反對更改下牒而防著那還好,若另有緣故……她微顫著又躺下,半眯著眼,細細地濾著近年皇上來永和宮的情景,琢磨著是哪裡出了差錯。
儘管在永和宮得知有賈王史薛這麼一批隱在暗處的勢力,但回了貝子府的十四阿哥仍是一肚子不甘的鬱氣。說實在的,年齡愈長他愈覺得德妃愈失了年輕時的忍耐,一個雍親王的側福晉不過長得好了些生的兒子時辰巧了些有必要這麼緊張嗎,直正的主要對手是四哥,只要四哥在朝堂上不倒,他的後院還不是隨時可以充裕?
現在好了,他成了嫡子、嫡子!
“去查!給我查,為什麼皇阿瑪會突然想給四哥更改玉牒!”回到貝子府的十四阿哥首先便下了一個跟其他兄弟同樣的命令。本來一個雍親王就夠他追的了,現在又來一個嫡出身份……
可還未等他們查出個卯寅來,乾清宮的康熙就下旨詔修《御製律呂正義》、《曆象考成》、《數理精蘊》諸書,皇三子胤祉奉命到熱河避暑山莊設立纂修館,負責修書。
——這是三本關於音樂、曆法和數學方面的著作,都是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獻,康熙在天文曆法和數學方面頗有造詣,《曆象考成》這本書是康熙親撰的初稿,《數理精蘊》在編纂過程中也經過了康熙的指導,不過負責編纂修書的三阿哥胤祉也確實是所有阿哥里文學素養最高、學術也搞得最好的,只有他繼承了康熙在學術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三阿哥默默地秉遵旨意,他也不是傻子自是知道了皇父此舉背後的深意,皇父終於在他們這些兄弟裡選了四弟做為繼承他大位的人。人選既定,他這個做哥哥的自是要讓路,那還有什麼比修書更好的呢,既避其鋒芒表示自己不爭之意又能在文治上有所建樹穩固自己的地位……皇父也算是為他算計周全了。
自此,胤祉一心撲在這上面,為了修好《曆象考成》這部新曆法,還特意派人到廣東、雲南、四川、浙江等地去實地測量日影等,以取得第一手的資料,於政務上就鬆懈了許多,康熙也不以為意,這本來就是他所樂見的。
當然,他以後的成就也不止於這三本書,而是編纂《古今圖書整合》。《古今圖書整合》是繼明朝《永樂大典》之後的大型叢書,由胤祉領導翰林陳夢雷等人歷時十數年完成。
在這裡,他順利完成了他的夢想,不像歷史上的,在最後一刻被奪走勝利果實,當成雍乾兩代皇帝的文治象徵。這個我們就不贅述了,且先說其他有意爭儲的皇阿哥聽到這個旨意後的反應。
八阿哥苦笑沉默,連向來受皇父寵愛的三哥都被遣開了,還有什麼不明瞭的?自己自一廢太子後過得更是憋屈,不受皇你待見,那些見風轉舵的早另尋了主子,而堅持看好自己的卻無不遭到皇父打壓、捋職……只是沒想到,連自己看好的老十四也沒希望。以後的路該怎麼走?爭,還是不爭?
“我不服!憑什麼!?”十四阿哥卻忍不住將桌子踢翻在地,恨得牙根發疼,一時又無可奈何。
他害怕的就是這一天,所有的兄弟裡,他最忌憚的就是這個四哥,論能才幹他自認不輸於哪個兄弟,論出身,他額娘也是深得皇父寵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