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2/3 頁)
意地說,啊,這肥肉真帶勁!門外頭人一聽,哎呦,這家可了不得了,咱們都在吃糠咽菜呢,他們家好幾大盤的肉!”
“真的啊?”沈真聽著覺得好玩。
張明嘿嘿笑了一聲:“逗你的呢!其實我也不知道關門的習俗是為了什麼。”
沈真:……
老實人騙起來人來的時候真是太可怕了,因為根本沒有人能想到他是在騙人!
張奶奶拿出了自家釀的米酒。這種酒度數不高,女人和小孩也可以喝。沈真抿了一小口,覺得味道極好,直接把酒盞換了小碗,搶著說:“我用碗喝。來來來,把酒給我,我來給大家滿上。”
屋外的鞭炮聲就沒斷過,屋內的歡聲笑語也沒有停過。
沈真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他小時候有陣子不愛吃飯,每次吃飯都能剩個碗底。沈淑來在這方面是絕對不會縱容沈真的,只要剩了飯,她肯定會嚴厲批評沈真。唯有大年三十晚上,就算沈真剩了飯,沈淑來也會喜氣洋洋的。不過,她會要求沈真說一句:“吃不下了,碗裡的都留到明年吃。”
“留到明年吃”這就是一句好口彩了,預示著明年也會豐盛有餘天天能吃上好的!
媽,我會好好過日子的,不虧著自己,也不傷害別人,你就放心吧。沈真在心裡說。
吃晚飯,洗了澡,換上新衣,拴著的大門就可以開啟了。小孩子們這時候就可以跑出去炫耀新衣服了。沈真和沈靈肯定不做這種幼稚的事情。張倩倒是扭捏了一會兒,然後跑去大姑家找表姐玩了。
“你記得準時回家看電視!”張明衝著張倩的背影喊了一句。
這時候的春晚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看。沈真覺得早年的春晚雖然舞臺效果差了點,但內容卻比日後的好看。雖然有些節目他上一世看過集錦了,再看時還是津津有味。
張明是家裡的頂樑柱,晚上需要守歲。沈真想陪著張明熬個通宵,不過在他扛不住要打哈欠的時候,張明還是趕他睡覺去了:“再過十年肯定就讓你守了,那時叔都老了。現在嘛,還是叔守著吧。”
沈真和沈靈一起回了房間。兩人脫了衣服躺在床上,沈靈側過身想要去關燈。沈真趕緊把他攔住了:“今晚的燈要亮通宵的,為了圖個吉利。你要是亮著燈睡不著,咱們就用被子捂著頭睡吧。”
“能睡著……就這麼睡吧。明天還要早起呢!”沈靈連打了兩個哈欠。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懶覺的,家家戶戶都是四五點鐘就要開門放鞭炮的,放完鞭炮後則全家人湊在一起吃麵條,喻意長長久久。沈真起床時全憑自己的意志力,心理上雖然醒了,身體還掙扎在夢鄉。
兩人先去老太太的屋子給老太太拜了年,老太太笑眯眯地給他們一人一個紅包。
在堂屋見著張明後,張明又給了他們一個紅包。
老太太的紅包不大,一人十塊錢。這也不是她小氣,其實她給張倩的紅包也是這個數。這年頭還有人給紅包只給一塊、兩塊的呢!再說,沈真和沈靈也不圖這個錢,他們要的是這個喜慶的意思!
張明一人給了一百。這是非常大方的了。
按照小窩村這邊的習俗,大年初一需要給祖宗們上墳,因此不能用來走親戚。其實這習俗和汾水鎮上的習俗一樣。不過,對於不是這地方長大的人來說,大年初一去上墳這種行為就顯得很奇怪了。
吃過麵條,張明用塑膠袋兜著鞭炮和香燭帶著張倩去給祖先上墳了。
張奶奶找出一個燒紙用的鐵盆,遞給沈真,說:“你也去路口給你媽燒一點。”
沈淑來葬在了汾水鎮,沈真沒法立刻趕回去給她上墳。但老人們都有說法,說是岔路能通陰陽,只要找個岔路口,心裡念著亡者的名字燒了紙,就算沒有親臨亡者的墳墓,他們也能順利收到紙錢。
沈真謝過了張奶奶的好意,拎著鐵盆和紙錢,打算去村頭燒紙。
沈靈把外衣的兜帽扣上,將手插在了兜裡,說:“哥,我和你一起去。”
其實沈靈和沈淑來一點關係都沒有。大家雖然同村,但因著沈淑來常年在外打工,沈真懷疑沈靈都沒見過她幾面。因此,見沈靈要和他一起去祭拜沈淑來,沈真心裡覺得微微有些詫異,以及感動。
“我都已經上你家族譜了,給你媽燒點紙也是應該的。”沈靈認真地說。
沈真瞪大了眼睛。
沈靈這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趕緊解釋說:“我是指戶口本。我們在同個戶口本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