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舞蝶微微躬身,虛弱地道:“救……”
話未說完,腳下一軟,便是一頭倒下去。
儒士驚愕一聲,箭步上前,一把扶住了舞蝶,臉上露出幾許愁緒,循聲道:“姑娘、姑娘……”
不言而喻,舞蝶已經昏迷過去了。
儒士探手把住了舞蝶的脈門,給她一番把脈,自言自語地道:“脈象凌亂,虛弱了些許。幸而及時送到,否則,大羅神仙,也是回天乏術。”
張子羽聽得,懸著的心這才算是落地,觀儒士模樣,想必正是這間天命醫館的大夫。
既然儒士這般說了,想必是會出手相救舞蝶了。而且這位儒士觀其面相,頗有幾分善面,定然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
儒士攙扶著舞蝶,目光不經意間瞧見了舞蝶玉手緊緊握著的名劍,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沉吟道:“好一把曠世名劍。只不過,這把劍少了些許靈性,否則,仗劍三界,斬妖除魔,定是能夠做出一番壯舉來。”
張子羽沉思起來,從這位儒士大夫的言談舉止,應該不是一般的江湖郎中,而是一位有著特殊身份的隱世高手。
否則,單憑看一眼,便識別出名劍的來歷不小,是誰也不相信的。
欲界?張子羽頭腦中閃現剛才舞蝶所說的,欲界是佛學術語。
難道自己進入的時空是屬於佛教所謂“三界”?
所謂佛教“三界”,是眾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
這也就是說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
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無邊際,故又稱苦界、苦海。
在佛教術語中欲界、色界、無色界或稱之為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
如此說來,這是一個界域縱橫的萬族林立時空,存在著諸多的逆襲之路。
簡單說,是一個強者為尊的時空,只要一個人足夠強大,就有能力主宰一切。
而自己穿越成了劍靈,人有魂魄,劍有劍靈。人之魂魄,穿越成為劍靈,又該有怎樣的崛起之道呢?
劍修,張子羽堅定地自問自答,舞蝶說過,劍修化形,那麼也就是說,自己能夠有機會重生做人。
甚至是唯一的途徑:以劍修法,劍道化形。
可是深處這裡的欲界,被地獄、餓鬼、畜牲、修羅之類盤踞,靈力稀少,以至於幾乎沒有靈氣。
這使得張子羽根本不能從名劍之中幻化出人形,這樣一想,前因後果,也就清晰明瞭了。
“……劍起,靈聚……劍者為尊……以劍靈脩劍……涅槃化形……”
“……修劍起於承影劍,‘蛟分承影,雁落忘歸’,人劍合一,劍中有靈,靈中有人,劍道無極……”
“……古劍天下,劍靈起修,以成劍身……”
他又將之前浮現的萬般文字在腦海之中過了一遍,沒錯,這就是劍靈涅槃需要的過程,唯有劍修,才能涅槃重生。
張子羽不停地琢磨著,不多時,在那名劍上,竟是逐漸地浮現出一行行字跡,首段文字為“名劍訣”:
“劍修的境界,從承影劍起,優雅之劍,“蛟分承影,雁落忘歸”,劍氣激射指數七段。”
張子羽微微噓一口涼氣,在大學時候,他喜歡琢磨古劍來歷,對於古劍知識,較為清楚。
《列子·湯問》中記載:承影劍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鑄造於周朝,與含光劍、宵練劍並稱殷天子三劍。相傳出爐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
後有由春秋時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收藏。
遠古的一個黎明,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
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只有劍柄而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面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劍影只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
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策一震,不見變化。
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松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間一片靜穆。
關於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最為傳神的記載,張子羽眼前似乎浮現了一幕。
“無雙之劍,純鈞劍,又稱之為‘純鉤劍’,劍氣激射指數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