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來意(第1/2 頁)
裴家二爺與三爺的來意,秦含真與秦錦春真是萬萬想不到。等到他們離開後,她們從小薛氏那裡得到最新訊息,也吃驚得嘴都合不攏。
裴二爺與裴三爺特地前來拜訪秦伯復,根本就沒提過裴大爺一句話,好象壓根兒就不曉得兄長在跟秦家二房議親一般。他們是來為裴二爺的兒子向秦錦春提親來的。
裴二爺的兒子比裴程年紀小几歲,比秦錦春的年紀都要小些,只能說是過了十三週歲,算是十四虛歲吧。秦錦春再過半年才及笄,如今是十四周歲有餘,勉強可以說跟裴家這位二少爺同齡。裴二爺來為兒子求娶,態度十分懇切,還為自己的兒子說了許多好話,彷彿他全京城第一優秀,與秦錦春是天作之合,若是不能配成一對,就是天理難容!
事實上裴二少爺身上並沒有功名,連個童生都算不上,聽說考了兩三年也只過了縣試而已,在他父親嘴裡,倒成了天生的讀書種子,未來定會高中進士了。因著他外祖家是香道世家的緣故,他倒是從小跟著母親出入高門大戶,或是隨外祖父與舅舅在某些家世富貴又好風雅的讀書人圈子裡混,還混出了一個謙遜知禮的好名聲。但除此之外,就沒什麼突出的地方了。
他這樣出身、條件和年紀的少年人,若只有這樣一個名聲,也就意味著他在別的方面都比較平庸,沒什麼可讓人說道的地方。畢竟他就算是裴國公的親孫子,親祖父也離開朝廷中樞幾十年了,父親叔伯都只是小官,外祖家雖是香道世家卻沒出過高官,身份最高的只是舉人而已,他一個半大孩子,有什麼底氣在富貴風雅的讀書人圈子裡不謙遜,不知禮呢?他好歹也得有一兩處能讓人誇一誇的地方,比如擅長香道,又或是讀書有天賦吧?
他其實更應該把時間精力都放在書本上,而不是分心去參與交際,好生備考幾年,一口氣考上秀才,倒比現在早早下了科場,一年一年地磨童生試更好。基礎不牢,何苦強求?這與揠苗助長有什麼區別?難道就只為了小小年紀考過縣試,讓父母能在人前誇他是天生的讀書種子?
可是縣試又有多難呢?秦含真覺得自己都有把握透過。真的,秦簡當初的試題,她還親自做過呢,挺用心的,寫出來的答案偷偷藏起來,等到表舅吳少英回了京,她才悄悄兒拿給他瞧,沒說是她寫的。吳少英只當是哪個秦家子弟託她來問,跟她說這答案透過縣試不難,甚至府試也有六七分把握,不過院試就很勉強了,最好是請一位靠譜的先生來指點一下,多用兩年功,把文筆好生練一練。吳少英這麼一說,秦含真就對自己在四書五經方面的水平有數了。
這是去年臘月裡發生的事。當時秦含真還沒滿十五週歲呢,算是十四吧,正經隨祖父讀書的時間也就幾年,如今精力都放在書畫與家務上了。對比如今也算是十四歲的裴家二少爺……他從小讀書,起碼讀了六七年,考了兩三回,也只是過了縣試罷了。這水平是有多渣?秦簡下場時的年紀要大些,但好歹是一次就考過了的。
秦含真心裡腹誹了一番裴家二少爺的所謂“優秀”,又迅速回神,繼續聽小薛氏的說明。
裴二爺對自己兒子的優秀十分有自信,一個勁兒地向秦伯復推銷。不過秦伯復興趣缺缺,若不是秦家大房許諾了幫他起復,他連裴程都看不上,更何況只是個勉強透過了縣試的少年人?他雖然做官不成功,但當年好歹也是參加過科舉的,對裴二少爺這點水平,壓根兒就看不上眼。
然而,裴二爺雖然沒有許諾會幫秦伯復起復,卻有意無意地透露出了一個資訊。東宮即將選秀,裴三爺長女將要及笄了,尚未定下親事,有意參選,而且很有把握能選中——這與才貌無關,只是裴國公快要不行了,皇帝想必願意給他孫女一個恩典,也算是向外界表示,功臣之後,皇家是願意給予庇護的。除此之外,裴三爺還透過妻子孃家那邊的關係,給唐老尚書家遞過話了。唐家沒有反對,這事兒便有了八成的把握。
東宮選秀,誰都知道是為了子嗣。這一回不選名門閨秀,只從低品階的小官吏家庭又或是京城周邊的良家女裡頭選人,只要姑娘容貌清秀、知書達禮、品行端正,就有機會入選,而且進了東宮後,也不會成為沒名沒份的宮人,而是多半會被封為良媛、承徽、昭訓等有品階的妾室,等到生了兒子,還有機會再往上升。
不過即使不升也沒什麼,太子沒有兄弟,身體又還算健康,皇帝已經有退位的打算了,用不了幾年太子就要登基為帝,後院的妾室還不得跟著升為妃嬪?太子妃無子,陳良娣生的兒子又早死,無論這些新進的東宮妾室哪一個先生下兒子,將來都有極大的可能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