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1/2 頁)
趙陌看了一場大戲。等到眾人散盡,他作為太子殿下的小跟班,一直跟到御書房裡,摒退左右的時候,才敢小聲開口詢問:“皇上這是故意的?”故意給蜀王世子栽了個說不清辯不明的罪名?
太子方才審到中途就反應過來了,聞言面帶微笑地看向皇帝:“父皇英明。如此一來,不必讓外頭的人知道北戎密諜的存在,也能叫蜀王世子吃個大虧了。”
皇帝瞥了兒子和侄孫一眼,神色淡淡地,沒有說話,只是端起內侍方才添的茶,喝了大半碗下去。皇帝也是人,說了半天的話,他也會渴的。
趙陌聽了太子的話,才知道皇帝與太子為何要用輿論來對付蜀王世子,而不是明確給他定罪,忙問:“皇上與太子殿下已然確定了,蜀王世子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麼?可是有了明確的罪證?”
皇帝搖了搖頭:“沒有確切的證據,但事情樁樁件件都與他有關。本來還有個山陽王有嫌疑,如今山陽王死得不明不白,而蜀王世子當時又在場,不是他,還會是誰呢?”
太子殿下對趙陌道:“袁同知回報,說是在蜀王世子田莊上可疑的外鄉男子已然返回莊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與出事的那戶喪家往來。密諜司查到他進城之後,是直接往蜀王世子府中去的。雖然他中途做過偽裝,改頭換面,但密諜司的人一直盯著他,也有人盯著蜀王世子的府第,不可能有錯。由此可見,北戎密諜首領若是真的把被追緝的訊息傳了出去,定然就是傳到了蜀王世子府中。眼下還不知道那外鄉男子返回田莊潛伏,又打著什麼主意,袁同知已經多派了人手去盯著了。而京城這邊,底下人也查到了,山陽王那日離開東宮後,便一直與蜀王世子同行,還往蜀王世子家中去過,捧了個包裹回來,瞧著就象是機關匣子的大小。昨日山陽王出事前,也一直與蜀王世子同行,蜀王世子顯然是故意將他引到那處酒館的,否則要借酒消愁,何必往那家酒樓去,卻無視了路上經過的大大小小十來家酒館呢?”
有時候上位者的思路就是這麼簡單。不需要明確的罪證,只需要看結果就可以了。整件事裡頭,就數蜀王世子嫌疑最大,山陽王只是沾點邊而已,卻沒有那個實力和腦子,也沒有理由,如今還死了。剩下的,除了蜀王世子,還會有誰?皇帝與太子只需要認定這個結果就夠了,證據什麼的,那是需要公開審訊、明確定罪時,宗人府與大理寺才需要煩惱的事。
但皇帝和太子現在顯然暫時不想公開審訊蜀王世子,也無意給他明確定罪。蜀王一系的追隨者,以及蜀地的官員中,有很多是沒有參與蜀王府的謀逆,卻整天戰戰兢兢擔心會受牽連的。朝廷方面一早就說了不會追究沒有罪的人,對蜀王世子從輕發落,也是為了安這些人的心。如今才過去沒幾年,這麼快就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是罪有應得,恐怕很容易引發種種猜測和慌亂。皇帝與太子索性就不定蜀王世子的罪,但如今人人都認定了他有罪,他的處境又能好到哪裡去?等到舊時蜀地官員與蜀王一系的親友認定蜀王世子不再有擔當晴雨表的資格,不會因為他的起落而產生種種驚慌猜測的時候,皇帝想怎麼治他,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只是趙陌心裡有些彆扭,目前的證據雖然還有些不充分,但想要治蜀王世子的罪,其實勉強也夠了。通敵賣國是何等大罪?!蜀王世子逃不過一個圈禁終身的下場。沒有直接處死,就已經是看在他宗室的身份上了。此罪一出,又不會要命,蜀王系的舊官員誰還敢有話說?況且真正清白無辜的蜀地官員是少數,行得正坐得正就不用怕朝廷清算,會害怕的,那多半心虛!朝廷沒必要為了遷就這些人的情緒,就行事束手束腳的。
哪怕有那許多理由,趙陌依然覺得,太子先前脫口而出的那句話,才是最重要的原因——皇帝與太子隱瞞蜀王世子與北戎密諜勾結一事,似乎是顧慮到自己的處境與名聲,怕自己受了父祖的連累。
他正色道:“即使輿論對蜀王世子不利,他如今終究還是得逃大難,可以輕鬆愉快、自由自在地度日。明明他與北戎密諜勾結,便是通敵賣國的大罪,應該明正典刑才是!況且北戎密諜在大昭潛伏多年,流毒甚深,還需得詳加細查,才能確認是否已經全數伏法。侄孫兒知道,家祖家父都對北戎密諜潛伏一事負有責任,但不能為了替他們遮羞,便輕饒過那些罪人!皇上與太子殿下,實不必顧慮太多。”
他很坦然,就算被人說父祖都犯下了疏忽的罪過,給北戎密諜提供了活動的空間,他也無所謂。有皇帝與太子的寵信,就足夠了,他有郡王爵位,還有自己的封地,親事也早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