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1/3 頁)
秦平跟弟弟秦安的關係原本很好,不然當年也不會為了秦安,將升遷調職的好機會讓出去了。但在妻子關氏死後,他對弟弟的感觀就發生了一點變化。雖然他心裡清楚,害死關氏的是何氏,秦安並不知情。但何氏之所以有膽量做出這麼多壞事,與秦安的縱容以及盲目信任是脫不開關係的。
當著父母的面,他不會說記恨弟弟的話,不想讓父母傷心。對於侄兒梓哥兒,稚子無辜,他也不會把氣撒在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何氏已經被休棄,他心中有再大的怨恨,也不可能丟下職責不管,跑去大同找她報復。對於弟弟,他只能維持目前這種書信往來,面上如故的相處方式,可若真的叫他兄弟二人長期在一起相處,他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能忍受下來。
也許,這是因為關氏死了沒多久,只是一年多的時間,他還沒有忘記傷痛吧?再過上幾年,他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但是,撇開秦平個人的想法不提,他對弟弟秦安的能力心性也沒什麼信心。秦安似乎一旦決定了相信什麼人,就會一根筋地信任對方,無論如何也不懷疑。何氏當初的一些處事手段並不高明,又有個拖後腿的哥哥在,他們借用秦安的名義在外頭亂來,秦安卻一無所知。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家境如何,何氏每年向公婆伸手要銀子貼補,維持著自己在大同的奢侈生活,他竟然也沒有起疑心!何氏害死關氏後,在哥哥何子煜的幫助下逃回大同,將貼身侍候的丫頭婆子全都丟在老宅,秦安居然輕易被她哄了過去!
這種種過往都表明,秦安是個容易輕信的人。他若留在大同,上司同僚下屬都熟悉,又有將軍府的人照應,官位不高,職責不重,那還能應付。但他一旦進了京,擔任比較重要的職位,真的能應付得來麼?他真的不會被人忽悠幾句,就輕易做出違反律令的事,從而將自己的前途——乃至性命——葬送乾淨?
秦柏回京後,受封永嘉侯,長子秦平也做了御前侍衛。倘若秦柏有意,完全可以將秦安調入京中任職,可他沒有這麼做,大半原因就在於對次子的性情存疑。秦平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從來都沒想過要助秦安入京。
但如今皇帝表露出了這種意願,秦平又能怎麼辦?他難道還能公然拒絕?無緣無故的,皇帝忽然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是要加恩於秦柏的意思了。秦平有些拿捏不準,是否能婉拒這樣的加恩?
由於心存疑慮,秦平在皇帝面前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把自家弟弟明面上的情況照實說了,沒有多誇一句,也沒有貶低一分。皇帝聽完後,也沒有追問下去,就讓他退下了。秦平只能等到回家後,才寫信給父親,向他彙報這件事,同時詢問應對之法。
如果皇帝真的把秦安調到了京中,家裡是不是該想辦法活動一下,給秦安謀一個穩當些的職位?至少,不能讓他在要緊的官位上闖禍。但如果皇帝連秦安的官職都決定好了,那家裡人就只能再想辦法,教給秦安在京城做官的決竅與忌諱了。總不能真的讓他懵懵懂懂地被人算計了吧?
秦柏看信看到這裡,就把信放下來,沉默了許久。
他可以猜到皇帝忽然加恩自家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保護太子有功,但又不方便將這份功勞公之於眾,因此才會拿秦安來說事。反正秦柏這個永嘉侯入京後,並沒有調動過次子的官位,在一般人眼裡,秦安似乎受委屈了。如今給他一個恩賜,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秦柏心裡與長子秦平是同樣的想法,他並不贊成次子入京。大同那裡很好,秦安已是待得熟了,職務也能勝任。在休了何氏之後,他與上司同僚下屬們的關係也更加融洽。除了續娶不大方便外,秦安在大同如魚得水,又有人照應,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慢慢地升上去。對於次子,秦柏僅僅是期待他一生平順罷了。
想來想去,秦柏覺得,還是要寫信回去,跟皇帝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才好。雖然不方便把何氏乾的那些見不得的人事告訴皇帝知道,但提一提次子性情上的不足,還是沒問題的。皇帝知道秦安的為人之後,即使仍舊有意抬舉,也不會將他安排到要緊的職務上。只是這信得儘快寫,拖得久了,就怕皇帝旨意已經下來了,秦柏想要更改也不可能了。
秦柏拿定了主意,又繼續看信後面的內容。
秦平說完秦安的事後,又提了些家常瑣事,比如梓哥兒正月裡小病一場,尋常傷風而已,已經沒有大礙了;又比如長房與二房雖然分了家,二房也說了要搬出去,可暫時還沒搬,兩房之間明裡暗裡打擂臺,諸如此類的。
接著他又談到了秦簡忽然回京的事。因為此前半點徵兆都沒有,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