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意願(第1/2 頁)
大約是從一開始,秦含真就只聽說有宗室子弟想要謀那個嗣皇子的位置,所以並沒有多想。
在沒見過“趙公子”之前,她也象其他人那樣,聽信傳聞,以為太子真的病弱到快要死了。皇帝卻還好好的,又沒有別的兒子了,所以太子一旦死了,皇帝自然就要過繼一個嗣子來做繼承人。
如今太子的病治好了,他可以多活好多年,將來也能在皇帝去世後繼承皇位,自然就沒有什麼嗣子的事兒了。
可是,方才她聽秦簡所言,卻覺得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
太子與他的兒子都是生來體弱,是胎裡帶來的弱症。太子本人可能是因為出生時,正值皇子奪嫡最激烈的時候,皇帝身為儲君,成為諸位兄弟第一個針對陷害的物件,正落入最危險的境地,與秦皇后雙雙被幽禁在東宮。秦家也是那時候落難的。秦皇后在幽禁生活中,朝不保夕,身體變弱,生下的兒子有弱症,這是很正常的結果。她本人也因為這一段生活落下了病根,成為皇后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
但是皇后去世後,皇帝身邊也沒少了妃子,卻也沒聽說後宮中再添皇子皇女。如果是因為後宮傾軋造成的結果,以皇帝的脾氣,他不可能不採取行動,可傳聞中似乎並沒有哪個妃子是因罪受罰的,總體上還挺和諧——大概是因為大家都沒有為皇帝生下兒女的關係,爭寵也爭得平和些。那些早夭的皇子皇女,基本都是因為身體太弱,沒能養活,不然就是還在母體中的時候,自然流產了。
皇帝膝下空虛,太子的身體也不好,可後宮中的妃子數量並不算多。這有些不合常理。太后還在呢,宗室長輩們也都還活著,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看著皇帝沒有繼承人?既然太子體弱活不長,那就再生幾個健康的子嗣好了。皇帝生不生得出來且不提,宮裡總要多納幾個身體健康的妃子吧?可皇帝沒有這個意思,選秀這種事總是能免則免,太后太妃們也不催他,就連朝臣,竟然也沒上書勸皇帝幾句。
秦含真只能推斷,大概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皇帝身體不大好,可能是當年落難時留下的病根,因此子嗣艱難,納多少個後宮都是一樣的。既然皇帝不想折騰了,外朝與內廷便也省了功夫,不然後宮裡妃子多了,還要多花錢。
與此同時,太子生的小皇孫,也是生來體弱,精心養育著,還是因為一點小風寒就沒了性命,此外也只聽聞太子妃唐氏生了一位皇孫女,便再也沒聽說東宮有孩子出生了。秦含真由此推斷,當年那場劫難,影響到的大概不僅僅是皇帝與秦皇后,太子也不例外,他也是個子嗣艱難的人。
如果是這方面的毛病,葉大夫治好了太子的身體,讓他能自如行走,不再動不動就生病,可生育能力方面,卻不知有沒有改善。如果沒有,那太子依然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也就是說,皇帝也許不必過繼嗣皇子了,太子卻有可能需要過繼一位嗣皇孫,否則他繼位登基之後,還是會面臨與他父親同樣的煩惱。
這麼一想,太子會覺得哪位侄兒看著順眼,對他格外親切關懷些,也就不難理解了。如果這位侄兒與他早夭的親生兒子年紀相仿,眉眼間還有幾分相似,就更容易移情。
秦含真覺得,眼下所有人都被嗣皇子之爭吸引了注意力,卻沒料到太子也有可能會過繼兒子,大概是陷入了思維誤區。想想皇帝就只有太子這一個兒子,平日裡肯定待他如珠如寶。現在太子還在呢,那些有心要謀嗣皇子之位的宗室子弟,有哪個把太子放在眼裡了?個個都以為他是遲早要死的攔路石。皇帝尚在,他們就能這樣對待活著的太子,將來太子死了,他們還能誠心誠意地供奉太子的香火嗎?太子留下來的妻女,又會是什麼下場?古人應該都很注重這方面的事,以皇帝對兒子的寵愛,不可能不考慮這些。
如果是太子過繼嗣子,那一切就解決了。因為嗣皇孫必定要供奉嗣父香火,孝敬嗣母,友愛嗣妹,即使不是真心孝順,也要做好表面功夫,省得落人話柄。
秦含真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大,她看著趙陌,問他:“你真的沒想到這種可能嗎?你想想,站在皇上的立場,反正都不是自己的親骨肉,過繼一個兒子,還是一個孫子,又有什麼區別呢?他肯定要優先考慮兒子一家日後的生活呀!”
趙陌的神情有些奇怪,既沒有驚訝,也不覺得激動。他只是一直沉默著,過了好一會兒,才輕聲問:“如果太子殿下真的有這種想法……表妹覺得我該怎麼做呢?”
秦含真說:“趙表哥你能怎麼做?現在太子什麼話都沒說,你自然不能做什麼。但如果真的有一天,他向你提出了過繼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