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在猜測,哪個傢伙敢在背後說小爺壞話!
人小鬼大!九歲的卿和已是個小少年的俊模樣了,瞧弟弟那神情,卿和腹誹,天知道弘意這小子上輩子是什麼“怪物”角色,明明只是個三歲的娃兒,哪能這麼早慧的?穿越重生在這個大清朝的卿和表示無法理解。
“小妹,咱離四哥遠著些,他又發呆了,那傻樣兒,多丟人!”弘意說話仍舊是奶聲奶氣的,可這話的內容,每每能輕易激得卿和內傷不已,瞧,弘意那明亮的眸子裡,大把大把的鄙視嫌棄啊,讓卿和這個四哥情何以堪?
卿和曾多番試探,總覺得這個七弟的來歷不簡單,可至今得出的唯一結論,這娃兒是個三歲的娃兒,從外到裡都是個娃兒,個鬼精鬼精的娃!
“四哥哥!”小妹顯然乖巧貼心多了,沒理會雙生哥哥弘意的話,小女娃被養得有點兒肥嘟嘟的,像個球一樣地移動到了卿和麵前,抱著四哥哥的腿,“四哥哥!”糯糯叫著,小妹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她可沒弘意那麼早慧知事。
“小妹乖!”卿和彎腰抱起,果然還是小妹善良可愛。卿和琢磨著,要不要帶著小妹逍遙江湖去?
弘意在一旁晃著小胳膊小腿,又退開幾步,實在覺得四哥太傻、小妹太天真,沒有共同語言啊,弘意小娃這一刻抬頭望天憂鬱了。
當然,弘意現在不會知道,很快就要和這安逸的生活告別了,等待他的絕對是……
90、十年雍正十年華元(4)
那時雍正六年離開大清揚帆遠遊的弘昀和弘曙終於回來了;緊趕慢趕地總算是還來得及與弘暉哥哥一起慶祝雍正八年的新春;近兩年的時間在外,很顯然;弘暉瞧著兩個弟弟,又長高了些;也變黑了些;然而兩人眼眸中也自然比之當初又多了幾分成熟穩重。
弘昀比弘暉年幼三載,如今也已經十九了,而這一個除夕夜,弘昀覺得竟是這十九年來最真實、卻又頂夢幻的;皇阿瑪時不時地對著自己誇讚嘉許,弘昀從未見過如此容易親近的阿瑪;而緣由,單單是弘昀將這近兩年的經歷意義細數,四爺聽得尤為認真。這兩年,弘昀離開大清,看得多了、廣了,竟生出一種釋然隨心的感覺,原以為,不會再那麼容易被紫禁城的一切所牽動情緒,卻還是欣然於四爺的變化。
對於四爺而言,弘昀口中的那個世界,實在是遙遠,若不是知道弘昀的性子,明白這個兒子定不是信口開河,四爺真的難以想象,大洋彼岸,真有那樣一個不同的世界。
當然,在康熙爺還在的時候,也有洋人傳教士來到大清,帶著西方的珍奇,四爺還是四阿哥的時候,也是學過西學算數幾何的……而此時,才是真正的被震撼了。
弘昀重點講述的,是西方的歷史、政治、戰爭和科技等,而這些,從前的洋教士並未細數……這些,也正是弘暉囑咐弟弟們出去多聽多看的重點,如今看來,瞧著四爺沉思的模樣,弘暉滿意了,效果似乎比預計的還要好些。
雍正八年,再一次氣象翻新。
四爺慎重考慮了幾日,甚至都把弘暉給冷落了,四爺滿腦子都是如何革新發展,也就是在這個雍正八年的春天,四爺終於下了決心,一直以來,弘暉明裡暗裡所傾力主張的“滿漢平等”,終於得到了四爺的點頭認可,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簡單的阿瑪對兒子的縱容溺愛了,而是一個帝王做出最謹慎的決定。
八旗年輕一輩,在弘暉這幾年的大力整頓之下,自然是起色不少,更是有些優秀出挑的年輕人才,將來可堪大用,然而,四爺也發現了,怒斬貪官、嚴懲犯吏的結果,就是這大清朝越發的缺少各路人才了,眼瞧著,大大小小的官位空缺不少,卻實在難以好中擇優,真是為此傷透腦筋。
弘暉直言不諱,古往今來,究竟有多少帝王真正能夠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英雄何必非得計較出處!
“暉兒,我從未如此猶豫不決。”四爺並不掩飾心中真實想法。
“兒子……讓阿瑪為難了。”弘暉低頭做慚愧狀。
四爺卻是怒瞪了兒子一眼,“這個時候,你還要與我如此避重就輕嗎?”自然曉得兒子是故作姿態。
四爺明白了,重用漢人、廣納賢才是必須的,然而,當真正要面對朝中滿族親貴的奮力抵抗時,四爺還是猶豫了些。
弘暉抬頭莞爾一笑,迎著四爺的怒視,卻是親暱地挽上了四爺的臂膀,“阿瑪心中早有定論,您又何苦磨著兒子心焦呢?”若非有了定論,弘暉是知道的,按著四爺的性子,絕對不會當麵攤開了就事論事的。
的確,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