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你膽大包天做下這樣的事情,竟然還有臉面來求我,倒不如死了痛快,免得給劉家丟人現眼。”
劉婷嚇得跪倒在地,抱著劉太后的腿哀哀哭泣。
劉太后見了,心不由地再次軟了下來。
說來說去,劉婷落到這個地步,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劉太后忌憚兩位兄長手中的兵柄,不敢疏遠卻也不敢靠得太近,所以才有心扶持劉獻,也間接地嬌縱著劉婷,誰知這父女二人皆是爛泥扶不牆的主,她這裡沒得到助力,劉獻父女二人也沒落著好處。
劉太后被劉婷哭鬧的頭疼,於是派她宮裡的大太監親自去盧國公府走一趟。
盧國公夫婦雖不情意,卻因為太后親自出面,便少不得應承下來。
誰知安世誠聞訊趕來,對使者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后娘娘位居高位,幫著皇上治理天下,怎麼還知法犯法,包庇起劉婷來了,劉婷一事自有衙門審理,太后娘娘日理萬機,還是不要操心這等小事為好。”
盧國公夫婦聞言,臉都嚇白了,慌忙上前打圓場。
安世誠卻犯了書生迂腐執拗的毛病,仍堅持己見,那太監倒也痛快,直接回宮將事情一五一十稟報給劉太后。
劉太后聞言,不由惱怒道:“那個安世誠真是這樣說的?”
太監回道:“奴才不敢有一字隱瞞。”
劉太后便不由對都會皇上哼笑道:“這就是你口中懂得知恩圖報,可以讓母親倚靠的人?”(未完待續。。)
第一六七章 太后徇私
長興帝聞言笑道:“劉婷雖未釀成大禍,但實話說來,這事確實觸犯了大楚朝的律法。安世誠若因為母親派人說情,就做了這個順水人情,兒子才真要對他失瞭望。”
劉太后冷笑:“他這般鐵面無私,母親又不是聖人,誰知道以後做錯什麼事就被他拿住了;到時怕要落個晚景淒涼。”
若這事是出在別人身上,她興許還真不往心裡去。之所以對安世誠吹毛求疵,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她不贊成兒子將皇位給了安世誠,所以只要與安世誠有關的事情,便忍不住從雞蛋裡挑骨頭。
長興帝心中明白,笑道:“安世誠辦事講求原則法度,將來才會對母親恭順,只要母親安心在後宮頤養天年,又能有何錯之有,就太后的尊貴名位,諒他也不敢在心中生出一點的怠慢來。”
劉太后便嘆道:“說到底還是因為不是血脈相連,不然,豈會不體諒劉氏女在外丟人現眼,我這張老臉要往哪裡擺。”
長興帝垂眸不語,他極不贊同母親縱容劉氏女,只是內心深處認為到底是閨中女子也起不了什麼大風波,他又有許多國家大事要考慮,故也就聽之任之,如今看來,還是他小看了女人的力量。
其實早在這之前,他就耳聞劉氏女名聲不佳,不只閨閣女子做風大膽,便是嫁了的,也多行事不規矩,只是因為有母親的庇護,眾人也只好忍氣吞聲。這其中就有一些娶了劉氏女兒的安氏子弟,長此以往,必生積怨,倒是枉費自己當日為使安劉兩家能夠和平相處而費盡的心機了。
長興帝暗歎,劉婷早前看著還算是個好的,不然母親也不會動了立她為皇后念頭,卻沒想到她現在也沾染了劉氏女飛揚跋扈的惡習,為了逼安世誠就範,就敢讓夜闖民宅去擄人。
其實他原本倒想要藉著這個機會,警告劉氏諸女。但現在看來。在母親眼中,劉氏諸女的未來終久抵不上她現在的臉面重要,罷了,只要母親開心。他也懶得再花心思去管劉氏的以後。
長興帝想到這裡。心中微嘆。笑道:“母親說的是,安世誠也確實太不知變通了,兒子這就叫他過來教訓一頓。”
劉太后想了一下。覺得不妥,搖頭道:“殺雞焉用宰牛刀,這點事還不至於讓你親自出面,一會兒我傳進盧國公夫人說話就是了。”
正說話間,宮人來回:盧國公夫人來向太后請罪來了。
原來太監離開盧國公府後,盧國公認為劉太后還算是個有胸襟的,故對回絕一事,不太放在心上,安世誠也自認自己說的有道理,於是便各自走開。
盧國公夫人卻不免多想,越想心裡越忐忑,於是乾脆進宮向太后請罪來了。
劉太后起身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傳她去慈壽宮,我倒要看看她如何行事。”
劉太后在眾宮人的簇擁下,擺駕慈壽宮,一進大殿,便看到盧國公夫人正規規矩矩地跪在殿前。
劉太后不由邊往殿裡走去,邊笑道:“哀家還沒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