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若蘭到底是個小姑娘,雖然二人相知,但這夫妻房中事,實在不適合在她跟前提起。
王巧兒面上去了憂色,笑道:“你胡說什麼呢,我這才正有喜事呢,你過來不說道賀一聲,這冷水倒是潑得挺及時,真是見不得我好啊。”
丘若蘭便委屈道:“嫂子有孕的事情,這是全家上下都知道的喜事。嫂子又一向待人和氣,任誰都想過來給嫂子道喜,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很用不著我來錦上添花,我若如此,倒顯得咱們二人生分了,有這個來道喜的工夫,還不如幫著嫂子盤算一下後面的日子呢。”
王巧兒聞言,心中大為感動。嘆道:“我向來拿你當知己,難免待你親厚些,為這還惹得別人不高興,如今看來,我果然沒看錯你。”
丘若蘭驚訝道:“嫂子待我好,我自然會投桃報李,但凡真心為你好的,自然也會高興又多一個人疼你,怎麼還會不好高興?嫂子告訴我,那個人是誰?”
王巧兒知自己失了言。便掩飾道:“並沒有這個人。方才是我說錯了話,你別往心裡去。”
丘若蘭便促狹笑道:“我明白了,莫不是源大哥看你對我好,因此吃了醋不高興了。”
王巧兒臉兒一紅。笑道:“你瞎想什麼呢。再沒有這種事的。說起來。我得好好教導你一番了,小小年紀,說起話來也太不忌諱。往後少在這方面學你如意姐姐。”
丘若蘭笑著謝王巧兒的教導之恩,復又嘆道:“我何嘗不是因為嫂子待我好,這才怕嫂子只管高興有孕的事情,倒把萬事都給放下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伯孃盼孫子也有年頭了,如今終於有了,必然要放在身邊時刻關注著,偏源大哥又要讀書離不開京城,嫂子還是得趕緊想個對策才是。”
王巧兒心中尚報著一絲僥倖,笑道:“我明白你的心,這事我會考慮的,不過事情也許未必就到了那一步呢。”
事情當然會到了這一步,前世王巧兒就是回到順陽城安胎養身的。
此時丘若蘭卻只管笑著附和道:“嫂子說的是,如今嫂子身子金貴,伯孃自然是事事以嫂子為主的,倒是我多事了,懷孕的人最忌心思過重,嫂子就當我胡說八道了。”
王巧兒拉著丘若蘭的手,笑道:“你放心,你是什麼樣的人兒,我心裡明白的很。”
先不提這邊如何姑嫂情深,只說於氏高興過後,果然開始考慮帶王巧兒回順陽城的事情了。
原本於氏就決定過幾日回順陽城的,這裡面也是有幾個因由的。
一來,自然是春暖花開,春耕時分就到了,如今丘家也算是家大業大,丘如海又年輕,於氏還真不敢這時就撒手不管。
這二來,則是丘如意的親事此時已有些眉目,王家親友那邊還真有幾家有求娶之意的,尤其是王連君這邊,便是殷勤的很。
於氏倒也覺得這幾家還算合適,不過她卻不準備立馬就答應下來。
雖然丘如意進京就是奔著姻緣來的,但於氏認為好事多磨,尤其是親事,不能急於一時。
不能人家一上門求親,她這邊就忙不迭地答應下來,好像終於逮著個上門求親的,就不肯撒手了似的,自家女兒不差,總要擺一下譜,矜持一點,也好顯示一下“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的威風氣派,免得女兒將來被夫家小瞧。
所以於氏面對求親者,頗能把握分寸,雖未答應,卻也不會把話說絕了,給人留了一些希望。
那求親的人家,大多是在派媒人提親之前,先自個兒試探一下,見於氏這個態度,心中明白,兩家聯姻還是極有希望的,於氏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她家女兒是個好的,值得她母親如此硬氣。
大家心知肚明,心中打算等於氏忙完春耕回京後,再試探一番,基本上就可以確定能否遣媒人上門正式提親了。
故於氏也早已經同丈夫商議好,再過幾日就回順陽城的。
不想,今天就得知兒媳懷孕的好訊息,於氏驚喜過後,決定帶兒媳回順陽城。
這是她深思熟慮所做的決定,她認為兒媳太年輕,怕她大意照顧不好自己及腹中孩子。
說到這裡,於氏不由挑起王巧兒的錯處來。
於氏算了下日子,發現王巧兒早在她們來京城時就懷上了,想到那時兒媳忙上忙下地地幫著她張羅進京的事,來到京城後,為了女兒的親事,更是幾乎天天坐著馬車來往於夫家和孃家,全沒個顧忌處。
於氏想到這裡就驚一身汗出來,暗道,幸好自家孫子是個命大的,不然這麼折騰法,萬一有個好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