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大坑的容積?”
朱貴附和:“要是能從下往上量出高度,人早就出去了。”
丁峰從地上拾起一個石塊,說:“用它可以估計高度?”
朱貴覺得新鮮:“又不是皮尺,石子能幹啥?”
丁峰解釋:“自由落體的高度,與下落時間的平方成正比,只要測出下落時間就可算出高度。”
說完,他把手中的石子往坑頂拋去。那石塊飛至坑頂往下墜落時,心裡默測時間。
兩秒鐘石子落地,他很快就算出來:“高度約二十米。”
他往河道中央丟擲一個小木塊,估測水的流量,興奮道:“不要半個時辰,就可以浮到坑頂。”
大家好高興,趕緊分頭割藤條綁紮木筏,挖泥土搬石塊填堵出口。
木筏綁紮好了,出水口也堵上了,溝裡的水很快就漫到腳下。
他們躍上木筏,隨著上升的水面,一點一點向坑頂浮去……
(四)東海神尼
兩天後,他們來到一座山上。舉目望去,腳下山溪流水淙淙,漫坡綠草茵茵,心裡一股說不出的受用。
朱貴經過與神妖的幾次較量,對此道已經興趣越來越濃。一路上大喊大叫,用飛石拋擊樹上的飛鳥,拿腰刀驅趕草叢中的野兔,恨不能將天地翻個底朝天,把藏著的妖精趕出來。
不一會,身邊的樹木漸漸多了起來,越往前走越稠密。最後,他們走進一片大森林裡頭。
腳底枯枝爛葉厚厚一層,腳踩上去一沉一陷,一股潮氣從地上冒起,讓人感到憋悶。忽然,丁峰發現周圍樹木全都長得一模一樣,便轉頭朝後邊看去,全是一個樣兒。他覺得不對勁兒,就說:“你們看,這些樹怎麼全都一個模樣。”
他們兩人立即轉身朝四周察看,沒錯!
三人轉圈看了一遍,全都摸不著頭腦。
三轉兩轉,朱貴叫了起來:“剛才從哪個方向走來的?”
丁峰一聽,也懵了:“不好,迷路了!”
王舉聽了,便抱怨朱貴:“就是你,大喊大叫,喊出禍事兒來了。”
朱貴撇嘴說:“走迷了路,跟喊叫有什麼關係?興許有人聽到叫聲,會循聲過來呢!”
他轉臉看著丁峰:“大哥有學問,準能想出辦法。”
丁峰抬頭,想從空中的太陽光判別方向,王舉和朱貴也緊忙抬起頭來。
朱貴有些納悶:“剛才還是大太陽,怎麼一下子陰雲密佈?”
靠太陽判別方向不可能了,丁峰就低頭打量樹幹。
王舉問:“看樹幹能看出方向?”
丁峰說:“聽說看樹的年輪能判斷方向。”
“為什麼?”朱貴立即來了興趣。
“一年四季陽光雨水有差異,樹木生長速度不同,樹幹就形成一圈圈的年輪。”丁峰解釋說,“朝南那面接受的陽光雨水充足,生長得更快,年輪就更寬。”
朱貴聽了,就拔出腰刀往樹身砍去。
他在四個方向砍出四個缺口。三人低頭辨認,竟然沒有年輪!
丁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道理來:“所有的樹都長得一個樣兒,四季生長速度一樣,四個方向也一樣,到底是何種怪樹?”
這時,吳道人正坐在離森林不遠的山洞裡,跟東海神尼說話:“多虧師太神功,這回夠他們受的!”
吳道人從天坑裡跳出來,便在不遠處守著。他沒能用食物將三人毒倒,就把他們困在深坑裡,等其餓得半死不活,再帶領小妖把他們捆起來,搬到洞穴中慢慢享用。見三人竟然逃出深坑,他自知打不過他們,便到鄰近的山嶺來找東海神尼求援。東海神尼施法,變出一大片的迷宮林,把他們困在森林裡。
聽了吳道人的恭維,她數著手中的念珠笑道:“不出三天,就把這幫乳臭未乾的毛孩兒餓死。”
吳道人緊忙說:“毛孩兒皮肉細嫩,味道更鮮美!”
朱貴見觀天看樹都不得要領,嘟囔道:“要有黃帝的指南車就好了!”
“沒錯!當年蚩尤作亂,徵風召雨吹煙噴霧,大霧瀰漫了三天三夜。黃帝的臣子風后受北斗七星啟發,製造了指南車,才走出迷霧。”王舉介面說道,老祖宗的四大發明家喻戶曉。
聽了他們的對話,丁峰從百寶囊中取出一枚鋼針來。這是師父給他縫補衣服用的。他用絲線把針系起來,讓它自由轉動。
三人一眼不眨地盯著鋼針,想看它有沒有指向功能。
結果他們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