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的方案彙報。”
怎麼沒早發現呢?一些不治之症怎麼專門禍害我們這些最優秀的同志呢?看來對專家們按時查體的制度還沒有很好地落實。張愛萍自醫院出來,一直考慮著這些問題。
返回辦公室後,張愛萍親自給科工委、核工業部有關領導打電話,明確指示:“要迅速檢查一下專家體檢制度和休息療養制度的落實情況,今年未進行體檢的,要馬上補查;未休息療養的,要組織療養。有困難向我報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再犯錯誤了!”
鄧稼先的手術是成功的,病灶全部切除,一段時間鄧稼先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張愛萍略感欣慰。主任醫師向他報告,下一步要進行化療,之後才能判定能否康復。張愛萍又一次叮囑說:一定要設法減輕他的痛苦,千方百計地予以治療。有什麼困難和情況,要及時報告我們。為了他的康復,我們不惜一切代價。
此後,醫院對鄧稼先的病情就採取了“病情報告”的辦法,不定期而又及時地報告有關首長和單位。1985年8月24日,張愛萍接到了當天的也是第一期《鄧稼先病情報告》,說有癌細胞轉移,準備化療。張愛萍在這期病報上批示道:
請國防科工委領導(光亞同志)和核工業部領導同志分別前往探視。對其本人和家屬應多予以慰勉和照顧。國防科工委和核工業部應指定專人隨時與鄧夫人和醫院取得聯絡。
許鹿希噙著淚水說著:“領導的關心給了我很大的安慰。我知道,稼先的病已經到了晚期。在他住院期間,我經常囑咐醫生給他注射止痛劑,因為在最後的日子裡,他太疼痛了。如果不用止痛劑,他疼都會疼死的!”
沒過多長時間,因白血球數目太低,血象太差,必須中斷治療,醫生建議他回家休養。
在家休養期間,由妻子陪著,他到地壇逛廟會,各種小吃、各種土特產、各種表演,都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居然吃了三個春捲,三個艾窩窩。
這個建議書比你的命還重要
1986年的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