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sp;。。。 ; ;
第十七章:血裡的槍,風中的刀 (上)
人散去,曲未終,主角已經遠離,草原上的風漸漸靜止,鐵芒山的三千鐵騎卻沒有撤離,這時隊伍的帥旗下,一騎黑盔男子巋然不動,所有的兵甲也因他而未動。
在茫茫草原上,看著主帥一人離去,大軍卻如此冷靜,似乎早有安排。他們在等待,等待著接下來的一幕。
好戲才剛剛上演,全副盔甲的汜水關城防主事、蕭家家主蕭萬全在帥旗下,仰望天空。漸漸閉上眼睛,似乎打著盹。有裨將在旁提醒道:“統領大人,我們要不要現在就跟上,以免有什麼意外發生……”
“不必擔心,一切大帥自有安排!”蕭萬全輕捋鬍鬚,揮了揮手道:“天色還早,何必著急!”他手指北方,冷冷笑道:“讓聶長風在草原上飛一會兒!”
那裨將不解,欲再問,卻見蕭萬全閉目養神,全然不再理會自己,便悻悻的退到了一旁。
當其時,已過晌午。天空上有雕盤旋,傳來陣陣清冽嘶鳴。俯瞰大地蒼生,但見數十騎在草原上賓士,留下一線的塵土飛揚。遠遠尾隨著一騎黑馬,咬著前面紛揚的軌跡,不遠不近的前行。
汜水關往東五十里是鐵芒山,再折返向西便是玉塔草原,橫貫著天佑國與西涼國的邊境。越往西走,便進入高原地帶,雪山融化後的涓涓細流滋潤著這片草原,草場肥沃而四季分明,養育著草原兒女,培育出硬朗豪邁甚至野性十足的個性。
真神賜予了春夏肥嫩茂盛青草,農業漸漸泯滅,白羊和犛牛多了起來,騎馬的牧民和白色的帳篷象草原上的野百合,點綴在綠色海洋裡,原本散亂的草原部落漸漸聯合,隨著歷史的沉澱,逐漸形成了一個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家,西涼國。
草原的安靜與喧囂在夾雜著雪山寒氣的風中顯得越發動人,每走過一處,便有不同的風景和氣象,簡單而自然。牧民們在馬背上追逐著春天的腳步,縱馬揮鞭。藍天白雲與羊群,伴隨著悠揚的牧歌,在綠海中流淌。
美景處處有,畫中的人卻各司其職,不光是牧羊姑娘唱著輓歌看羊兒跑,馬兒跳,見到天佑國幾十人的馬隊,還配著兵器,部落中的暗哨三三兩兩的警覺了起來。
在深入西涼邊境後,任何異族人的出現都開始顯眼起來。遊牧民族的獵人天性,使得他們天然的警惕性高於其他人。所以尾隨著聶長風一干人等的不止是嚴素卿,還有西涼國在邊境部署的斥候,這些人閒時就在草場上放牧生活,戰時便馬背上殺敵。他們密切關注著天佑國馬隊的動向,隨時準備向西涼的兵營報告。
聶長風和眾人騎行在草原上,一直賓士。沒有心思留戀風景,遠處的天際線上,白雲和羊群混雜在一起,分不清是誰在移動。常年在邊塞奔走,他當然知道在西涼國境內遊走可能遭遇到的麻煩,這其中有馬賊、有兵匪,還有西涼國的正規軍。
逗留的越久,被阻擊的風險就越大,就算隊伍中不乏能征慣戰的好手,但自己拖家帶口,一旦遭遇較多的敵人,甚是麻煩。況且身後還有嚴素卿像一頭餓狼般尾隨,隨時可能撲上來猛咬一口。
想到這裡,聶長風不免有些著急,他拿出衣兜裡的羅盤,再次校對了方位,催促著大家折轉方向,向北加快行進。
由鐵芒山向西,進入西涼國玉塔草原,然後折轉向北,貼靠在西涼邊境內,向秦川方向行進,一旦進入八百里秦川,山脈交錯,樹林叢生,幾十人便如沙粒般投入茫茫原野,道路交錯,又有清貧者隊伍的接應,不消說三千鐵騎,便是三萬精兵,也無法追到自己和家人了。
不直接北上,而是繞過邊境,冒著被西涼國邊軍阻截追殺的風險,就是賭博,也可以說是唯一的路線。
如果離開鐵芒山直接北上,在天佑國境內,則一路汜水關統轄下的邊軍軍營,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終究還是被圍堵在路上。
而進入西涼國境內,此舉突然性強,人數少,目標也小,不會引起西涼方面太多的關注,等他們反應過來,自己和家人早已離開,到達秦川了。
而且嚴素卿的三千大軍肯定不敢輕易跨過邊境追殺自己,大軍異動,西涼邊軍肯定會做出反應大批出動,這樣便極易開戰,自己這幾十人便可以輕而易舉的甩掉尾巴。
所以常年征戰、老奸巨猾的嚴素卿在鐵芒山開出條件時,便估計到了聶長風的計劃,並沒有讓三千鐵騎跟來。
畢竟嚴素卿是排兵佈陣的老手,既然他早已算準,難道沒有另行安排嗎?聶長風幾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