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長已經隨著那潘求凰去了白虎山,誰隨著自己開創基業?張益德嗎?
劉張二人陷入沉思,旁人亦有不同感觸。
盧植暗罵了一句“蠱惑人心”,而那蹇碩,則將“亂世、基業”兩詞在心中默唸了數遍。
臨行前,蹇碩對盧植道:“十日之內,若盧中郎仍無克城之功,怕是……”
盧植點了點頭。
※※※
白虎山上,被諸多人唸叨的燕大王,正在會客廳中接待著京師來賓——天使張讓,而陳縣令則敬陪末座。
“大王,敢問幾日後拍賣之仙寶,可都齊備了?”
燕小乙聞言,小手一揮,一排雞卵大的光團就出現在身旁的案几之上。
不下於十枚小仙寶!
如垂棘之璧、似隨珠顆顆,引得廳中兩人頭紅耳赤、意往神馳,雙手更是蠢蠢欲動、強自按住。
“大王,快收了仙寶吧!”
陳縣令苦笑著。然而雖如此說,他卻仍與那張常侍一般,盯著眾仙寶不放,盼著能多看一眼。
燕大王呵呵一笑,在兩人的嘆息聲中將十餘件'兵卒模板'收了起來。二人這才緩緩平復了心情。
陳縣令好歹見“仙寶”的次數多了,心境平復得很快。於是隨便找了一個話題問道:“大王,你穿得如此單薄,可覺得冷?”
說起這個,燕大王倒提起精神來了。
隨著冬日的涼意漸深,燕小乙發現了自己的'仙道'模板,竟然有一樣妙處——耐寒。
即便是在冬日的山巔、有那呼嘯山風吹著,他也只是感到有些涼意罷了。雖然不知道這'耐寒'的極限所在,但即便止於此,他也滿足了。
不過,“耐寒”既然有了,“避暑”會不會也出現?“避暑”再出現了,“辟穀”、“餐風飲露”等其他仙人的本事,自己會不會擁有?
燕大王正胡思亂想呢,山下傳來一聲大吼——
“大王,俺潘鳳回來了!”
人尚未到,潘上將的聲音就響徹了整個白虎山。燕小乙笑著對陳縣令兩人道:“走,去山下迎一下。”
踱步出門,又遇到了秀兒與剛從“白狼谷練級”歸來的巫羅、夏侯惇兩人,便一同往山下行去。
可容兩車並駕的山道上,燕大王一行人,首先看到的,便是兩個碩大無比的包袱,緩緩向山上移動著。
“潘鳳拜見大王!”
“關羽拜見大王”
包袱下面傳來了兩道甕聲甕氣的聲響。
【025】龍骨木人
潘鳳、關羽的腳程其實不慢,奈何潘上將一路走來,四下尋購的小物件太多。零零碎碎加起來,就成了一人橫抱、丈八之高的兩個超大包袱,也幸得他二人膂力過人、又能持久,才沒累倒在道旁。
剛出涿縣的時候,潘鳳還想著要買上一輛牛車以供二人運載此包袱。但兩人將身上所有的錢財一打點,又將關羽的獨輪車與一車棗子都賣掉,也不過五百錢。驢車都買不到,更遑論牛車了。
購車計劃失敗的二人,又尋了幾個行商,琢磨著就算費些五株錢,也要搭上一路順風車,省時便利。
那些個行商本來答應好好的,然而一看到兩人的包袱,立時都改了口。要麼乾脆拒絕,要麼加價至數千錢。更有一人,在聽說了潘鳳“白虎真傳”的身份後,竟直接要求“一枚小仙寶”作旅費。
潘鳳打人的心都有了。
然終究無可奈何的兩人,只得一人扛起一個大包袱,徒步而行。
這一行,可是不太平。
碩大的兩個包袱,最是引人注意。一波波的賊人匪寇,如蝗蟲一般湧來,驅之不走、殺之不盡。就算是潘鳳連斬數名賊酋,也阻擋不了這些人遠遠地尾隨在後。
這種場面直到入了冀州地界,才漸漸得了緩和。
山野中的匪類,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幾個,吆喝一聲“要想此路過,留下包袱來”,被潘鳳一斧頭砸跑後,也沒再來。而那些頭裹黃巾的太平賊人,則出乎關羽二人所料,竟是一見兩人即轉身逃開,毫不停留!
有次潘鳳按捺不住好奇,緊走幾步,抓住了一個逃跑不及的黃巾賊,細問緣由。
那賊人答道:“奉我‘太平小天師’之命,見‘包袱’即走!”
一提起“小天師”,此賊竟是滿臉的崇拜與狂熱。
這樣的表情,關羽從未見過,而潘鳳卻似曾相識。
白虎山腳下,那些朝晚跪拜大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