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3/4 頁)
十二章改變與未變的歷史(1,到網址
………【第三十三章 改變與未變的歷史(2)】………
從基輔匆匆趕回的朱可夫在聽完鐵木辛哥和瓦杜丁的情況介紹後,認為明斯克地區已無法挽回。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下個目標肯定是通往莫斯科的大門斯摩稜斯克,甚至就是莫斯科。
3人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依照目前局勢蘇軍首先應當在斯摩稜斯克建立防線。由斯摩稜斯克至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縱深梯次防禦。以此來疲憊德軍,為蘇軍爭取組建新部隊與調動遠東部隊的時間。隨後在適當時機展開反擊。而莫斯科中央軍區立刻用民兵師組建集團軍,負責保衛莫斯科。同時對蘇聯西方戰線指揮體系進行改組,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和布瓊尼分別出任西北,西方和西南三個方面軍的總司令,負責企圖阻擋德軍。但德軍的行動速度比蘇軍更快。
一完成明斯克包圍網,德軍指揮部也和蘇軍一樣對指揮體系進行改組。將霍特的第3裝甲叢集與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叢集合併為第4裝甲集團軍,由原第4集團軍司令克魯格元帥任司令。原第4集團軍則改為第2集團軍,由魏克斯上將任司令。
不可否認,即便是在人才輩出的德國國防軍指揮部中,克魯克也是位極具才幹,宣告顯赫的人物。在波蘭,法國戰役中都立下過汗馬功勞。霍特在法國戰役中就是由他指揮。
由於戰功卓著,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成為德軍中最大,最精良的部隊。但克魯格出身步兵,對裝甲部隊不是很瞭解。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利用裝甲部隊在斯摩稜斯克再設一個大包圍圈。
但古德里安和霍特卻一致認為,在佔領斯摩稜斯克後下一個目標一定是莫斯科。那麼鑑於蘇軍西方方面軍主力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德軍一鍋端。現在要做的應當是趁蘇軍後續部隊戰鬥力低下,裝甲部隊一口氣衝到莫斯科。而不是在斯摩稜斯克與蘇軍周旋。
更糟糕的是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元帥原本是想透過成立第4裝甲集團軍來統一指揮手下的所有裝甲部隊,卻沒想到克魯格與手下將軍之間有如此分歧。但他卻沒有下達規定指揮隸屬關係的命令書。雙方在軍事會議上誰也不服誰,外加古德里安那種想到什麼說什麼的直腸子性格,軍事會議往往最終變得和菜市場一樣,雙方為了各自目標爭得眼紅脖子粗。
在整件事中,任海濟表現得更像個旁觀者。即沒有贊同任何人,也沒有對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只要一參加軍事會議,這個傢伙便立刻雙手抱胸,低著頭開始打瞌睡。
從軍銜上來說以任海濟中將軍銜本來是沒資格參加這種軍事會議的。不過從職務上來說,他指揮的“德意志第一獨立混合裝甲軍”與原第2、第3裝甲叢集在地位上是相同。他的職務權力也與古德里安、霍特兩人相同。更重要的是他還擁有“德國副元首”這個頭銜,即便是戰功顯赫的克魯克也不能無視他的存在。
在任海濟眼中克魯格的確優秀,的確頗具才能。而且敢於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在代替博克成為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後,1943年克魯格不顧希特勒反對,命令部隊突圍並取得成功。不但縮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濘開始前,中央集團軍群便已位於構築良好的陣線上。
不過也就這樣了。任海濟可不指望所有步兵出身的德軍指揮官都能像古德里安那樣熟知裝甲兵的用法。當然克魯格也沒錯,他想在斯摩稜斯克再來一場合圍戰的想法與“巴巴羅薩計劃”那優先消滅蘇軍有生力量,防止蘇軍退入更廣闊領土的主旨相符。
至於古德里安與霍特的想法也不能算錯。只是他們太過相信自己裝甲部隊的戰鬥力,同時又太小看蘇軍的抵抗力了。這兩個裝甲指揮官直衝莫斯科的想法將裝甲部隊的戰鬥方式發揮到了極限。但是先不論佔領莫斯科是否有意義以及能否順利佔領莫斯科。光是由斯摩稜斯克至莫斯科這條路上駐防的無數蘇軍部隊,只要用拖延戰術,就足夠磨死突前的德軍裝甲部隊了。當螞蟻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它們足以咬死一頭大象。
所以在軍事會議上,任海濟又開始裝傻了。這個傢伙不是雙手抱胸裝出一副在聽取各方意見的樣子來睡覺,就是直接趴在會議桌或沙盤邊正大光明的睡覺。更過分的是隻要會議時間一長,如果是坐著他的頭就開始一點一點,讓人還以為他在為某個觀點表示贊同。如果是趴在會議桌或沙盤邊,他的口水就留得滿桌都是。
熟悉任海濟性格的古德里安對此早有見怪不怪了。這個裝甲兵天才完全無視了副元首的舉動,在會議上自顧自發表自己的意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