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87t便做鳥獸裝四散而飛,隨意攻擊。編組的意義完全消失。
在這點上任海濟不是不想改變,而是他毫無辦法。他所知的對地,對海攻擊機完全可以像戰鬥機那樣編組,反正攻擊時只需要鎖定目標後按下導彈發射鍵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俯衝這種複雜動作。
歷史證明武器的改變必然導致戰爭方式的改變。對於非軍事專業出生的任海濟來說還真是一種不幸。
為ju87t提供空中掩護的bf109t則以4機“一字”編組飛翔在轟炸機機群上空800米處。
根據海軍需要而換裝空冷發動機的bf109t在外觀上更接近歷史上41年才登場的fw190系列戰鬥機。星型空冷發動機使機首長度大幅縮短,前移的駕駛艙讓飛行員得到更大的俯視角。(這點在艦載機上非常重要。美軍的f4u儘管效能優秀,但未作為艦載機的原因就在於駕駛艙太靠後,俯視角太小。不過財大氣粗的美國人將這架“f”編號的艦載機作為陸基戰鬥機用。)因機首縮短而變小巧的機身讓bf109t變得更加靈活,不再需要液冷發動機散熱器進氣口的機身換裝上體積更大的油箱。
無論是航程還是機動性,bf109t都比同時期的bf109e更優秀,可以說bf109t是德國空軍兩代戰鬥機的中間產物。(bf109系列的設計已非常成熟,很難再有所突破。可以說bf109已經結束了。第2代則是fw190系列。)其實任海濟更願意相信fw190系列才是中間產物,作為個陸基戰鬥機你用什麼空冷發動機嘛!之後使用液冷發動機的ta152才是德國空軍第2代戰鬥機。(噴氣式飛機不在討論範圍內。)當然,凡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小巧的機身裝不下渦輪增壓系統,空冷發動機導致t型爬升高度比不上e型。
恩……
效能不足就用戰術補。任海濟對戰鬥機的設計要求都是以英國“噴火”式為假象對手。“噴火”1型效能在整個二戰中或許不算出色,但之後的“噴火”9型效能已接近活塞式發動機的極限。面對有可能遇上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無論是陸基航空的“噴火”還是海軍航空的“海噴火”,任海濟總是將德國空軍定義在弱者範圍內。因此在戰術上他仿照美國海軍航空兵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空戰模式,即2機平行飛行,互相交叉援護。不過任海濟將這個戰術擴充套件了,4機編組飛行,兩兩交叉援護。原本的2機“8字”飛行擴充套件為4機交叉“8字”飛行,依據戰鬥需要,整個飛行戰術還能繼續擴充套件,保證每一架飛機後方都有另一架飛機可以隨時提供援護。這個戰術最大限度保護了駕駛員的生命安全,但遇到的問題也非常明顯。如果沒有長時間嚴格訓練,援護規模一大,戰鬥駕駛員就會變得手忙腳亂,戰術立刻崩潰。(畢竟人天生的注意力都有極限。不經過鍛鍊很快就會疲倦。)恐怕也只有副元首直屬航空隊與海軍航空兵這兩支被任海濟緊握在手中的空軍力量才能忠實完成他那種變態的戰術。其餘德國空軍最多完成“8字”交叉援護而已。
“鷹巢。鷹巢。這裡是頭鷹。發現目標!”飛行在最前端,負責領航的13號bf109t長機透過無線電向“齊柏林”第一時間送回偵察機未能完成的報告,這也讓他成為這場海戰交戰雙方中第一個正式打破無線電沉默的人,“敵航母4艘,大型戰列艦3艘。航向東北,航速22節。”(重型巡洋艦“約克”號被他錯認為戰列巡洋艦。)
彙報完畢後他向四周的僚機做了個拇指向上,指指天空的動作。bf109t的駕駛員們在見到這個手勢後集體拉起機首,向著頭頂上空灰色的雲層飛去。俯衝攻擊是bf109系列戰鬥機的主要戰術。緊跟在bf109t之後,ju87t機群也開始爬升。2500米高度並不適合ju87t進行俯衝轟炸。依照訓練標準他們至少要爬升至3500米以上。才能依靠俯衝產生的高速來避開艦隊防空火力。
同一時刻,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機場燈火通明。探照燈的強光將漆黑的天空照射的有如白晝一般,機場四周如叢林般密佈的88mm高射炮炮管直指天空。機場寬闊的飛行跑道上,由單人駕駛掛著副油箱的ju87t與fw190t在發動機的轟鳴聲與跑道上閃亮的指示燈中飛入北極圈極夜的黑色天空……
“遭遇到德軍艦載機攻擊?”“納爾遜”內的福布斯接到訊息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剛才聽到的。
德國人的行為也太大膽了。既然是突襲,為什麼會在這種地方做出攻擊行為?難道就不怕暴露自己艦隊的位置,而遭到毀滅性打擊嗎?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