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一口牙,先開了口:二位,留一步,隨便賞幾個,好讓我買幾個包子買碗酒。“左手一抬,遞過了那尊觀音像。
敢情,他要賣,而且是隨刻隨賣。
兩個大漢臉色恢復了正常,左邊那大雙目光一凝,開了口,好宏亮的嗓門兒,能震得人耳鼓做響:“什麼意思?”
小夥子一欠身站了起來,個頭兒可不比那兩個矮,頎長的身材,挺得直,怕找不出幾個來:“二位,大冷天裡回家,不捎點兒稀奇東西回去,捎什麼好?沒有比這個好的,二位應該是識貨的行家,請瞧瞧,上好的和闐玉,連一點瑕疵都沒有,這尊觀音像擱在別處,少說也值幾百兩,我請二位隨便賞……”
右邊大漢抬起毛茸茸的大手,劈手一把奪過了那尊觀音像,凝目一看,訝然的說道:“不差,確是上好的和闐玉,你……”
小夥子一咧嘴,微微笑道:“別的沒有,和闐玉我多得很,二位請看……”
他回手往身後指了指,身後頭,土牆根兒有一個布袋,布袋裡鼓鼓的,有角有稜兒的,敢情一布袋玉石。
兩個大漢本能的一怔,小夥子接著又說了話:“二位要是嫌一尊不夠,我可以馬上再雕,要幾尊有幾尊,二位不妨進去坐坐,一壺酒的功夫。”
兩個大漢對他快速的手藝似乎沒多大興趣,右邊大漢凝目道:“你哪裡來這麼多和闐玉?”
小夥子道:“這沒什麼稀奇,我們那兒要多少有多少。”
右邊大漢說道:“這口袋全是和闐玉?”
小夥子道:“是的,二位。”
右邊大漢自左邊大漢手裡搶過那尊玉觀音看了看之後,凝目問道:“你說這值——”
小夥子截口說道:“這尊觀音像要是擱在別處,少說值幾百兩,我做的是過路生意,這在我眼裡也不算什麼了,二位隨便給。”
右邊大漢一點頭,道:“那好,這一尊我先拿了,仍照這一尊再雕一尊,待會兒我倆走的時候再拿,銀子一塊兒給。”
小夥子樂了,道:“謝謝二位,謝謝二位!”
左邊大漢一皺濃眉道:“大哥,你要這勞什子幹什麼?”
“幹什麼?”右邊大漢接著道:“問得好,把這兩尊觀音像帶回堡裡,往上一獻,還怕爺不高興麼?我包他會愛不釋手。”
左邊大漢點了點頭道:“好吧。聽你的了。”
邁步掀棉布簾進了十里鋪。
右邊大漢望著小夥子道:“要快,待會兒我們來拿了就走。”
小夥子道:“你放心,莫說是一尊,二位就是要十尊我也趕得出來,二位儘管進去歇腳取暖去,要是耽誤了二位的事,我那尊觀音像分文不要,奉送就是。”
右邊大漢一點頭道:“那就好。”
掀起棉布簾進了十里鋪。
小夥子笑了,生意做成了,饃、酒有了著落了,哪能不笑,他矮身靠在牆邊兒,從身後布袋裡掏出一塊玉石又開始雕上了。
當一尊觀音像雕了一半的時候,從十里鋪前這條路的東頭,馳來一輛單套高篷馬車,車前兩匹馬,雪白,馬上兩個白淨臉中年漢子,穿的都是雪白狐裘,氣概、闊綽,不亞於剛才那兩個大漢,所不同的是剛才那兩個大漢粗礦豪邁,帶點很濃的江湖通俗氣息,這兩匹白馬上的兩位,則不知來自哪個大戶人家,文文靜靜的,可是這份文靜之中,含有一種超人,且如嶽峙一般的鎮定。
兩匹白馬配銀鐙銀鞍,鞍邊掛著一個細巧的革囊。
兩人兩騎後的那輛單套高篷馬車,車把式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兒,一張雞皮老臉,眉毛鬍子都白了,頭上扣頂三塊瓦看不見頭髮。相信頭髮也是白的。
兩匹馬前導,馬車在後頭緊跟著,當車馬經過十里鋪門口的時候,老車把式突然控造停了下來,把鞭往車旁一插,自言自語地道:“酒沒了,饞得喉嚨冒火,我去打一葫蘆酒去,路上好喝喝,要不然我挨不過—里路了。”
說著往身後一摸,提起一個大紅葫蘆來。就要下地。
這時候,車篷裡傳出了清朗話聲:“敖老,外邊兒有歇腳的地兒麼?”
老車把式扭頭望向車篷,道“怎麼?您醒了,已到十里鋪了。”
牢籠裡那清朗聲道:“那索性把車往邊兒上靠靠,我也下車歇歇會。”
老車把式應了一聲道:“您下車吧,可別坐久了,咱們還得趕路,這種天地路不好走,平常日子一口氣數十里,如今只能走七里路就算不錯了。”
說著,他把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