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這句寫得近似白描,但也最見功夫。夜雨初霽,夜空中只留下幾抹微雲飄在銀河之間,疏落的雨滴偶爾滴落在梧桐葉子上,靜謐中天地更顯曠遠清朗。這句筆調清和平淡,但意境極佳,縱觀孟浩然詩句,此句也是上上之作。難怪一時間〃舉座嗟其清絕,鹹閣筆不復為繼。〃其實純以寫景而論,此句當為三句中最佳者。
〃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高樹鵲銜巢〃,細微的聲響和動作更顯出靜謐的氛圍,與〃疏雨滴梧桐〃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此句稍顯生機,更襯清寂;〃斜月明寒草〃,清冷的月光落在依依寒草上,冷清悽美。仔細體味一下,清冷寧謐的意境之中浸透著一種無法言說的落寞與孤獨,這種帶有情緒的氛圍正是前面兩句寫景之作所沒有的。馮正中落筆舉重若輕,白描之中蘊藏極深的情致,非因景而生感,而是將情帶入景中,這是與前兩句最大的不同。
總的來看,流螢句意韻流動,但境界稍小,未有悠長疏遠之感;疏雨句意境疏朗高遠,景緻清新如畫,但卻稍顯靜寞,少了一份生機。唯有〃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集二者優點於一句,意境超然而不失生機。如果把這三種境界畫成國畫,三幅畫中的動靜生機就會體現得很明顯了。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老王所推崇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前兩句景緻清朗,但有所感而無所悟,〃景〃未落實到〃情〃上。馮詞在清靜之中更蘊含無言的落寞,深情款致,暗藏於近似白描的畫境之中。這應當就是老王所推崇此句的原因。
人間詞話之十九
【歐九《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鞦韆。〃晁補之謂只一〃出〃字,便後人所不能道。餘謂此本於正中《上行杯》詞〃楊柳鞦韆出畫牆〃,但歐語尤工耳。】
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人。曾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秦觀同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浣溪沙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
上杯行馮延巳
落梅著雨消殘粉,雲重煙輕寒食近。羅幕遮香,柳外鞦韆出畫牆。
春山顛倒釵橫鳳,飛絮入簾春睡重。夢裡佳期,只許庭花與月知。
把《人間詞話》當做一部電影來看的話,主角有好幾位,第一男主角應該就是馮延巳了,上鏡多,特寫也給得很多;最大的反角就是吳文英了,上鏡也很多,當然了,老王讓小吳同學上鏡完全是為了顯現他作為反面角色的種種不良品性。沒辦法,老王作導演,就是這麼偏心。
歐陽修的這首《浣溪沙》寫的春意盎然。〃堤上游人逐畫船〃,一個〃逐〃字生動傳神的寫出了遊人喜悅歡慶的心情;〃拍堤春水四垂天〃,春水拍堤,天幕四垂,好一幅春意圖。〃綠楊樓外出鞦韆。〃前兩句寫全景,這句寫細節,正是春景的點睛之筆。〃出〃字用得相當精彩,楊柳蘊含春意,鞦韆上的少女青春嬌美,動靜之間似乎讓人隱約聽到遠處春天的喧鬧笑語。上闕運筆自然流暢,輕輕落筆卻已是生動之極。
〃白髮戴花君莫笑〃,白髮就是指詩人自己(古代男人也戴花麼),老歐已經豪興大發,樂而忘形,絲毫不顧他人竊笑了;〃六么〃即〃綠腰〃,曲調名,此時正是急管繁弦,觥籌交錯,歡暢無極。最後一句陡然筆鋒一轉,〃人生何處似樽前〃,一生之中又有什麼時候能歡樂如此呢?全詞由歡快驟然轉入沉鬱,對比之鮮明,感慨之深沉,給人印象極深。
〃出〃字的精彩在於寫出了春天特有的活潑歡快的氣息。相形之下馮詞用此字顯得就不那麼出彩了。這裡老王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出〃字所本不是馮詞,而是唐代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這首詩裡的〃出〃字用得活潑,倒是和歐陽修詞中的有異曲同工之妙。老王比較喜歡往馮延巳頭上戴花環了,這次卻是戴錯了。
人間詞話之二十
【美成《青玉案》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覺白石《念奴嬌》、《惜紅衣》二詞,猶有霧裡看花之恨。】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菏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朗相憶否?小楫輕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