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第4/4 頁)
之中,許多人的老師甚至都參雜進來了。
“方家次子封侯,牽連太太啊!”
禮部尚書張公被嘆息道。禮為國家之本。所謂禮崩樂壞,國之不存。六部之中,禮部最為刻板,基本都是一些老儒。
禮部奉行的堆則,向來是一切依規矩行事。按照規矩,方雲封侯是沒有任何問題。不管是戰功,還是品行,都沒有問題。但此事背後透露出來的,與“君臣之道”的衝突。甚至摻雜進的王侯之爭,都讓禮部一班老儒,心中矛盾、掙扎。
背部之中,禮部受到的心理衝擊,其實是最太的。
“是啊!是啊!”禮部尚書張公被一句話,立即引發堂內眾人的感慨,一副感同身受的樣子。連一向剛正不阿,不講情面,刻板守舊的禮部老臣,都發出這種人情的感慨。方雲封侯背後的複雜背景,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此事不能拖得太久。即便不能迅速得出結束,但至少要有一個對策。知道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兵部尚書寡元儉道。
大堂內一片沉默,眾人都露出思索狀。
“沒辦法。這件事情,只能再次請求三公決議了!”
刑部尚書李居正有過這種經驗,沉默一陣後,立即提議道。
大堂裡,一片沉靜。沒有人吱聲。奏請三公決議,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身為六部官員,封侯冊立第一步,由他們決定。這是規矩。自己拿不出決定,處處問詢三公,只能顯得六部無能,有負皇恩!
所以明知道,詢問三公,必得回覆。但也沒有人立即就提議如此。
“沒辦法,只能這樣子了!”
吏部尚書趙克己看了一眼桌上小山般的文書,無奈道。
“也只好這樣了。”
很長的沉默後,終於陸續有人附和。六部裁決如此之難,並不只是因為外界的彈劾文書或奏章。而是因為這些六部官員,本身對於方雲封侯之事,就有答應。因為本身的疑惑不決,難以裁決,所以當外部誘因出現,就變得更加難以裁決。
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