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忠信侯卻遠比方雲老辣的多。他說出來的話,自然有分量。
忠信侯聞言笑了笑。他雖然有心指點方雲,但要是人家不樂意,他就成熱臉湊個冷屁股,自討沒趣。所以,他一開始並沒有挑明。此時,聽到方雲這麼直接,也明白了他的心意。
“砰!”
忠信侯大手一拂,書房的門窗立即“砰砰”關上。張英嚇了一跳,忠信侯這番舉動,太過於鄭重了。
忠信侯並沒有理會張英震動的神情,手指一彈,一道無形的禁制,飛出去。化為一道道古老的銘文,在書房牆壁上游走。
“小侯爺,在莽荒,可是見過武侯楊弘了!”
忠信侯說出來的第一句,就嚇了方雲一跳。
“看來,真是的見過了。”忠信侯微微一笑,看方雲的神情,他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楊弘此人深藏不露。聽說在莽荒大戰中受傷,我就已經猜到有問題。楊弘裝傷,自然是為了對付你。既然你已經到了上京城,那就說明,楊弘已經失敗了!”
忠信侯道。
“啊!”張英微微吃了一驚。三堂會審,楊弘敗訴,那是輸在方雲的嘴皮子功夫上。在武力上,楊弘的實力,具有無可爭議的壓倒性優勢。他還不知道,方雲已經和楊弘交過手了!
“侯爺果然厲害!不錯,我已經見過楊弘了,用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計,擺脫了他!”
方雲肯定了忠信侯的猜測。不過,方雲也不差,忠信侯只是一句話,他馬上意識道,眼前這位大周侯爺,只怕對楊弘知之甚深。
“侯爺似乎對楊弘知之甚深。不知道,侯爺對楊弘的評價如何?”方雲道。
忠信侯眼中掠過一絲讚賞的神色。方雲能從他一句話裡,察覺到這些,足以證明他的智慧。
沉吟片刻,忠信侯說出了一番,令兩個少年震撼的話:“八年之前,楊弘曾經在軍中拜訪過我,向我討教兵法!”
八年之前,楊弘十八歲。方雲和張英,都只有八歲。兩個都是童稚的時候,楊弘已經領著數萬兵馬,在外征戰了!那個時候的楊弘,已經初露崢嶸,但名氣上,顯然還不及忠信侯張仁!
忠信侯也沒理會兩個少年的震撼,目露回憶道:“我初見楊弘,只覺此子,鋒芒畢露,如一柄出鞘之劍!他骨子裡,流淌著一股傲性,彷彿四野之內,沒有什麼東西,能入得了他的眼睛。但他向我求教之時,又極為謙遜。這等人物,我從軍生涯,從未見過!可以說,此子的天資和悟性,都是百年難得一見!”
方雲查閱過楊弘的資料,倒也知道。十八歲的楊弘,正是英雄少年,意氣風發,確實當得起忠信侯這番評價!
“侯爺厲害,楊弘雖然貴為武侯,但我卻一直不大將他放在眼裡。直到莽荒他突然裝傷,隨後返回上京城的途中,與他見一番,才知大大的看錯了此人。以他的手腕和城府,倒也當得起侯爺的這番評價。”方雲開口道。
他將與楊弘的會面,說得極為平淡,一句話帶過。卻聽得一旁的張英,情緒起伏,目光變幻。
這兩人,都是不世出的奇才!楊弘就不必說了,大周立國這麼久,能成為第八位武侯,足以證明他的手腕和能力。而方雲雖然年少些,但在張英心目中,並不比楊弘遜色。至少能推卻太傅的邀請,投入軍中,並一年之內,踏足地變級,這些都足以說明方雲的能力。假以時日,張英相信,方雲的成就,絕對不在楊弘之下!
這樣兩位奇才,有著三審會議的仇怨在前,再次在遙遠的莽荒見面,其中情況,不得不令張英浮想連翩。
“也不知道,方兄和楊弘聊了些什麼?要是當時我在場就好了!”
張英心中想道。但方雲不說,他也不好追問。
“哈哈,”忠信侯笑了起來:“楊弘與你立場不同,你卻能對他給出這番評價。單憑這番氣度,就遠遠超出同濟。看來,我所謂的‘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裡面,又要加上你了!”
方雲笑了笑,不置可否。這種東西,說說而已,他當然不會當真。
笑容一斂,忠信侯一臉肅然道:
“莽荒大戰,你的戰功傳回上京城。六部商議你封侯之時,我那時本來預計,你五年之內,不可能封侯。不過,你回到上京城,鬧上這麼一出,恐怕要大大提前了。”
一旁,張英終於忍不住脫口問道:“父親,六部商議方雲封侯之事,我在蘭臺秘苑也聽到一些。不過,方兄應該只差一點點戰功,就可以封侯吧。何以父親大人說需要五年之久?還有,方兄硬闖平鼎侯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