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部分(第3/4 頁)
另一兵親兵附和道,目中隱有憂慮。
方林停下腳步,站立在莽莽的草叢中。過胸的灌木隨風飄揚。透過這些山上高長的草木,可以望見山脈另一邊,浩蕩的平原。在大地的盡頭,旆旗招旗,一陣隱隱的殺伐氣息,沖霄面起。
這裡距離軍營很遠,方林幾乎每天都要到這種偏遠的山脈之中,查探動靜。夷荒和大周的邊境的極為漫長,每天都會有大量斥侯小隊被派出去,查探動靜。
方家父子三人領軍各有不同。方雲從軍以智以謀,憑藉自己的兵法、韜略,使得屬下信服;方胤治兵以嚴、以威、以仁,凡事必公正處置,其人格魅力,從而使得部下人人效力。而方林選擇的卻是第三條兵,治兵以“親”、以“仁”,以“義”。
方林戰場殺伐雖然極為兇猛,但對於部下,卻是仁義有加,親如手足。凡事事必躬親,與士卒同飲、同食、同樂、同寢、同徵。
因為這種領兵風格,方林的手下的部隊,是最悍不畏死的,也是最兇猛可怕的。自方雲擁有第一支部落開始。他的手下,往往是最先撕裂敵人陣線的。
一般人如果訓練出這樣的部下,雖然悍不畏死,極為兇猛。按照這種打法,早就損失慘重了。有再多屬下,也在歷次的戰場中死光了。但是方林手下的軍隊,卻保持著極低傷亡率。
原因倒是很簡單,方林雖然外表粗獷,但心思卻極細膩。他的兵法戰陣完全繼承了四方侯方胤的特點。在兵法戰陣方面,根本不在方雲之下。哪怕是受到全面的攻擊,也能在戰鬥中,透過及時的戰陣變幻,將損失減少到最少。
更重要的是,方林作戰之時,必定身先士卒。從軍多年,軍隊中傷痕最多,創傷最重的,不是他的部下,而恰恰正是方林本身。也正因為如此,方林麾下的軍隊,對他極為敬重。也是最忠心耿耿,最不可能叛變的。
“這件事情,我早已彙報朝廷了。不過,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朝廷內憂外患。若是以前還不懼他。但是現在,卻是不宜多面豎敵。如果夷荒沒有明顯的中侵神洲,就命令兄弟們,堅守崗位,各自待命,不得擅自行動。”
方林遠眺大地,皺著眉頭,釋出命令。他的瞳孔中不時的閃過一陣憂慮的目光。這夷荒本來不是他駐守的地方,不過,或許礙於夫子推演中,方林命喪狄荒的事情。方雲還是透過英武侯的關係,將方林調到了夷荒。
群虎噬龍,天下大變。若是往常,夷荒邊境一個王侯鎮壓也就夠了。但今日,除了方林之外,足足還有九位王侯鎮壓在大周朝與夷荒之間,漫長的邊界。而更遠一點的地方,還有一位軍機處的武侯掠陣,鎮壓著朝廷莽莽北境。
如此重兵屯邊,在朝廷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前所未有。
“大人放心,屬下明白。兄弟們還知道輕重,不會誤事的。”
隨行的親兵恭聲道。
“嗯。一會兒記錄下此行的所見所得,入冊軍中,供其他侯爺取閱。做完這些之後,我們就返回軍中。”
方林道。
“是,大人!”
觀測軍情用不了多長時間。事實上,這一段山嶺,也並沒有任何夷荒計程車兵。作為斥侯,所有做的事情,是要觀察記錄下這裡的地形地貌,以及所有標識性的東西。儘可以詳細。這樣記錄下來以後,再與前一日的對比。
這樣一則可以為日後交戰之時,大軍指引方向提供訊息。二則可以透過每日的記錄,對比觀察出這裡的變化。便是有一草一木的便動,也能夠觀察出來。並推算出,是否有夷荒的幹兵潛入到這裡,做些什麼勾當。
一柱香後,方林將一根行軍的軍標插入地下,就準備按照以往一樣,率軍離開。
“嗡!”
就在方林轉身踏出腳步的剎那,突然之間,天旋地轉,整座龐大的山脈簌籟的抖動。滾滾的魔氣,遮天蔽日,瞬間籠罩整座山脈。
“嗆!”
一道道刀光從黑暗中迸射而出,儘管事出突然。但方林的這些親兵,卻保持著戰場上磨練出來的,極強的反應力。幾乎是想也不想,立即拔刀出鞘。同時一道道強烈的罡芒噴吐而出,準備隨時出手。
“快走!”
昏暗的天空,投下的陰影,照映的方林的臉龐陰晴不定。和這些親兵不同,幾乎是四周產生異變的剎那,方林立即感覺到了強大的,毀滅性的危機。方林瞬間臉色大變,幾乎是想也不想,“唰”的一下,如箭竄出,雙手一推,一股股空間之力泛開,包裹住這十多名親兵,“砰”的一振,就要把他們拋入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