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部分(第3/4 頁)
,方雲一直在上京城中,沒有消失過。但現在卻又突然從天外破空而下,不得不令人驚詫。
“方雲,上來吧。陛下正在待你。”
皇宮城內,一身侯服,黃金戰靴的武穆,站立在皇宮內,居高臨下望著方雲徐徐道。別人不知道虛實,武穆卻是知道,方雲出現在上京城中的,只是一道化身。
“是,大人。”
方雲大步向著皇宮中走去。原本由禁軍把守的皇宮城門,完全洞開,毫不設防。一個月前,曾經被人皇強行彌合的大地裂縫,在強烈的地氣的衝擊下,再次裂開,汩汩的黑色地氣,不斷從地下噴薄而出。
皇宮重地,行動很受限制。方雲進入最深的那次,也就是封侯大典的時候。沿著熟悉的道路,方雲看到了許多熟悉的身影。梁道成、爾朱榮、霍仲孺三大征剿大軍的巨頭,和其他幾名鐵騎軍、虎衛軍的都統,站立在皇宮中外圍。看到方雲看過來,都微微點頭示意。
大戰將至,每個人心中都沉甸甸的。目光只是微一交接,便又望向前方,一片凝重。
沿著白玉丹墀一路往前,方雲看到了勇武侯、烈武侯,還有十三皇子劉徹和中古霍去病,而另一邊,三十六皇子劉啟和他身邊的一行人同樣醒目。在劉啟的身後,一名方雲從未見過的白服男子,傲然而立。他的身軀頎長高竣,臉色蒼白,但目光卻極為的凌利。
他流露同來的氣息,給方雲的感覺幾乎不比中古霍去病差。只是稍稍缺了霍去病的霸氣而氣,顯得更加的陰冷、內斂。
“嗯,落星辰,他怎麼來了?”
方雲看到人群中,某個長髮披落,身穿藍色長袍的年輕身影,眉心微微一跳。若是沒有記錯的話,落星辰在他任都統後不久,就棄印離去了。但現在,居然出現守衛皇城的大軍之中。
方雲沒有停留。他當然看得出來,落星辰這次回來之後,實力大漲。不過,以他如今的實力,自然不同往昔,只是微微一笑,便徑直往“中央紫氣殿”的方向而去。
越過武穆,方雲徑直來到了中央紫氣殿前。與以前不同,人皇依舊沒有現身,但在“中央紫氣殿”的丹墀前,卻多了七名九尺多高的魁梧身影。清一色披著黑紅色重甲,雙手平柄一柄五指餘寬,與胸相平的闊劍。寒光閃爍,散發絲絲冷氣,顯然不是凡品。
這七人一字排開,微閉著眼眸,神色從容不迫,一動不動的守護在中央紫氣殿前。七人只是靜靜的站立,但卻給人一種無邊厚實的大地,在眼前無限延展的感覺。
這七人顯然都是地魂級別,擁有“大地法則”的強者。方雲甚至在他們身上,感覺到一股強烈的權勢的味道。在這種味道,只有曾經身處高位,執掌大權的人,久而久之,才會產生這種感覺。
“大周武侯。”
方雲心中微動。這幾人給他的感覺,和神武侯、威武侯、烈武侯等人的氣息,極為相似。但是那種氣息,卻霸烈百倍不止。整個大周朝中,在相同的功法上,能超過這些現任武侯的,也就只有那一代隱退的武侯而已。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任的武侯。
似乎感應到方雲的目光,七人之中,其中一人的眼瞼,微微睜開一絲縫隙。刺目的精芒,只是微微打量了一眼方雲,便收了回去,一動不動。
方雲的目光只在這些人身前打量了一眼,便收了回去。上前一步,對著白玉護欄前,正要離開的三公,以弟子之禮,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弟子方雲,見過太傅、太保、太宰三位老師。”
三公以太傅為首,顯然剛剛面見過人皇,正要離開。見到方雲,太傅微微一笑:“方雲,你現在已經朝廷重臣,正如你當初上京城所說,是社稷之臣,不再是學宮弟子,不必再對我等行弟子之禮。你的心意,我們心領。儒家之道,在於天下昌平,國泰民安。你若真有意,就與我等竭盡全力,匡扶天下,阻止這場災難。如此就是最大的尊師重道了。”
“弟子明白。”
方雲低頭躬聲道。三公為天下儒首,士子楷模。當初若非三公一幅筆墨,他可能已經在十五歲成人之禮時,死在了巴林礦山上。
太保站在太傅左側,方雲剛進來時,他的眉頭緊鎖,顯得憂心忡忡,只是看到方雲時,才稍稍展開。對於方雲,太保的感覺卻是有些複雜。
平心而論,太保一直覺得方雲有些機謀詭詐,不是儒家的作風。當初方雲冊立冠軍侯時,太保就是極力反對的。為臣之道,當以“忠”字為首。方雲在“忠”之一字上,被當頭一喝,就足以證明問題。儘管他最後跨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