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典的社會分配完全是社會主義的模樣。其實,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概括,正如同帕爾梅所說的那樣:“現在有71種社會主義的定義,如果我提出72種,並不會因此而輕鬆些,公認的定義是不存在的。”
在帕爾梅經歷下臺到再度出任首相的期間,他對具有瑞典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1984年,按照帕爾梅的認識,瑞典在繼續福利政策的基礎上開始實行新的政策:緊縮私人消費,刺激工業投資,發展生產,減少失業,在短時期內促進投資,解決就業難題以及通貨膨脹。這些政策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改革資本私人所有制結構,突出社會所有制,令經濟管理*化。不得不承認,這些政策推動瑞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成為世界公認的“福利國家”。而這種社會主義也被稱為“瑞典模式”,成為諸多社會主義模式中的一朵奇葩。
在帕爾梅的管理下,瑞典成為不少北歐國家的榜樣,“瑞典模式”也成為繼“蘇聯模式”之後又一個成功範例。在國內,帕爾梅春風得意,他用自己的努力給瑞典帶去了安穩與和平;在國外,帕爾梅反對侵略,用自己的善良和真摯為世界和平而奮鬥。帕爾梅是個厭惡大國政策的人,他對於那些以大國自居、欺凌弱小的國家十分排斥。當時正是美蘇爭霸時期,兩個超級大國紛紛研發先進武器,然後威脅彼此。針對這種情形,帕爾梅高調反對,並且主張和平與社會開放,將重心放在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上。 。。
帕爾梅:誰殺了我們的和平鴿(3)
帕爾梅不愧是個和平鬥士,從他擔任教育大臣時起,就開始為了和平而戰。越南戰爭的時候,帕爾梅親自參加示威*反對美國的侵略行為;蘇聯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後,他又多次呼籲蘇聯停止對這兩個國家的干涉及入侵;南非是個奉行種族歧視的國家,1982年他再度出任首相的時候,便立即停止了瑞典對南非的投資。帕爾梅的乾脆利落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
對於如此一名活躍在和平舞臺上的鬥士來講,發生在他身上的暗殺令人難以置信。帕爾梅因何招來殺身之禍,到底招惹了哪些喪心病狂的刺殺者?這成為此案調查中的關鍵所在。
三 跌宕起伏的懸疑情節
帕爾梅遇害的訊息在3月1日清晨被電臺廣而告之,瑞典這個“世外桃源”頓時一片抽泣。往日的其樂融融被悲傷所替代,那片祥和的樂土似乎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追悼會,四處都是掛著悲哀的面孔,讓人心寒。從3月1日起,瑞典各種各樣的悼念儀式就沒有停過。人群最擁擠的地方還是帕爾梅遇刺的街角,曾經被鮮血染紅的地方鋪滿了鮮花,周圍放著人們自制的長明燈。
帕爾梅平易近人,在國內活動的時候很少帶護衛人員,因為他認為帶著護衛四處活動沒有絲毫自由可言,更拉遠了與民眾間的距離,在民眾心裡增加了親切感。的確,一位具有至高無上身份的人竟然像個平頭百姓一樣出入在各種場合,是少了前呼後擁的風光,少了出門就*的緊張,更是減少了民眾對領導者的排斥和恐懼。這樣一位平民化的首相自然是增加了民眾的親近感,深得瑞典百姓們的愛戴。
在國內出行不帶保鏢還不算什麼,帕爾梅連去外國出訪也同樣如此,並讓人大跌眼鏡。1984年,帕爾梅被邀請到奧地利維也納參加奧地利社會黨代表大會,結果他獨自一人就跑去了那裡。最有趣的是,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直到他落座後人們才意識到這位風風火火隻身赴會的人就是瑞典首相。
對於帕爾梅如此特色的行事風格,瑞典人不以為怪,反而覺得他十分可愛。瑞典人都知道,帕爾梅不僅僅親民,而且還是個十分重視民眾情緒的人。他擔任首相後,就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組,任務就是拆閱並回復百姓的來信,那些信件平均每天有一萬多封。工作組將擬好的回信交給帕爾梅親自過目,在得到許可後才能傳送。一個日理萬機的首相竟然能夠耐心處理這些信件,不得不讓人們敬佩。
帕爾梅年輕時對美國搖滾樂一往情深,也曾經穿著鬆垮的服飾出入酒吧,那種嬉皮士的樣子是他的另一個側面。走進政壇後,帕爾梅依舊有一副年輕人特有的調皮和玩世不恭。特別是在感情方面,帕爾梅絕對算是個“花花公子”,他接觸過無數妙齡女郎,有過許多*韻事。而瑞典人對這種事非常寬容,沒有人計較。
在經歷了不少女人後,帕爾梅在1951年24歲的時候遇到了他的真命天女。這個讓帕爾梅一見傾心的女人就是他後來的夫人麗絲貝特。麗絲貝特第一次見到帕爾梅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