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3/4 頁)
十章 洪水爆發
如果在某地形成一片溫室效應,那個地方的空氣中就充滿了熱度,這些熱量就會導致表面的冰雪大量融化。
但因為只是表面受熱,地底下還是堅冰一塊,水下不去,就會往低處流,最低的就是河道了。
在此時,下面冰散不開,上面雪開始融化,就會造成水流大量積累,對下游造成極大的衝擊。
這種情況不多見,這些究極知識分子也只是提出一個假設,要怎麼證明他們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
一則訊息引起了王揚的注意,那則訊息是從北邊傳來,說北邊很奇怪,最近老是下雪。
這則訊息最近王揚知道,按照時間推算,是北邊六個月前的情況。
冰期一般不會經常下雪,準確的說,不會在一塊陸地的深處下雪,滿天飛雪的情況很多都是因為掛大風,把雪掛了起來,俗稱雪暴。
在遷徙的過程中,王揚經歷過又下雪,又掛狂風的雪暴,記憶憂新,那時候還是冰期早期,下雪很正常。
可這時候不應該啊,這時候要麼是冰期中期,要麼是冰期晚期,沒有水蒸氣上下升降,哪裡來那麼多雪。
從這裡,便可以推斷出,還真有可能是這樣的情況。
既然是這種情況,原因就弄清楚了,因為地殼不穩定,使得許多火山在各地爆發,可能北邊兒的火山多些,剛好又是這條河的上游。
於是在上游的某些地段,就形成了一大片溫室效應。造成了假的冰期退去,如果要給這種假的現象建立一個名稱。可以叫做假的間冰期。
現在好了,上游既然出現了假的間冰期。要怎麼解決此事?
最直觀的,便是直接解決源頭。
到北邊去種樹,種一大片樹,讓該死的二氧化碳不攻自破,讓那個裡層的“臭氧層”破滅。
可是,那麼一大片樹哪裡種得過來?就算種得過來,也絕無可能在短時間有效,起碼得等到幾年以後。
而且也不用那麼麻煩,那個假的間冰期。是短時間的,不會維持太長久,了不起持續幾個月。
破它幹嘛?
但問題是,如果不把它破掉,這條河就會在這段時間內瘋狂爆漲,引起多少土木流失王揚不管,他在乎的是自己怎麼應對,如何面對這樣的特殊情況。
如何才能不讓洪水氾濫之前,做出相應對策?
“來人吶。這幾天放下手頭的工作,派人到附近地勢高的山頭上,找塊好的地方,搭起棚子。隨時準備上山!”
既然當成了假的間冰期處理,那就不能寄希望於河水不漲,必須主動出擊。做好準備。
“嗚!”百官們立刻聽令,在科學家們的講解下。他們也明白了不能幹等,必須轉移。
轉移的重點不是人。而是物資。
“再派人去麥地一趟,叫他們儘早做轉移物資的準備。”王揚又下一道命令。
他沒有理會草原,不是說那個地方的地勢高,而是草原那裡和這條河距離比較遠,應該淹不到,就算淹到了也沒關係。
那邊的物資是動物,是牲畜,想轉移就能轉。
為避免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百官們向所有人說了最壞的結果,當成北方有假的間冰期對待。
所有人無不震驚,然後收拾行裝,把自己能換錢的物資,全部換成了錢,保證自己不受損失,把大窟窿丟給了國家。
這一點他們倒是挺聰明的,反正要損失也不能損失自己的。
王揚也不在意,只要應對及時,不會出現什麼紕漏。
又過三天,水位逐漸走高,已經逼近河道的極限,河水渾濁蠟黃,上面經常飄出半截木頭什麼的,誰也不知道河裡面到底有什麼,反正不能喝。
森林裡的眾人已經開始往山上搬運物資,為了使搬運過程流暢,砍掉許多果樹,自然也順手趕跑了一批野獸,算是行善積德,讓它們免於洪災。
麥地那邊也準備停當,正往此處一批接一批的趕來。
而派出去的人也回來彙報情況,下游已經洪水氾濫,不知道淹了多少森林,衝倒多少樹木,死屍一片,惡臭不堪。
還好下游的地方沒有物資負擔,大家都退得很快,遠遠躲開。
王揚點點頭,這個情況他已經預料到了,這條河和另外一條河在下游交匯,另一條河也是水位極高,看來兩條河發源地不遠。
當然也有可能,兩條河發源地很遠,但是那邊也出現了類似假的間冰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