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十一句話也就露了陷,說出的話又開始大大咧咧的。
劉備聽他口氣,便是哈哈一笑:“這樣才是陶刺史你的本性嘛”
公子應先前還道話說錯了,見到劉備並無責怪之意,便即哈哈一笑,對糜芳說:“糜相國,我就說劉大人是個痛快人,你還不相信。我就不懂,明明說話就說話,還非要我背那些我聽不懂的東西,說些拐彎抹角的話。嗨,實在不舒服至極。”
轉身又對劉備說,“劉大人,說真的,當初你上表我做這什麼‘豫州刺史’的,我就覺得蠻不舒服。嘿嘿,大人你不要不愛聽,雖然這‘刺史’是我自己請求的,可我一旦做了這鳥‘刺史’,我卻只能在那小小的小沛城裡待著,實在是無聊死了。所以我就想啊,我轄下只有一座城池,跟我父親比起來,到底是哪門子‘刺史’?
不過現在我放心了,劉大人你不光幫我平定了沛國,還打下了陳國,聽說又要出兵去攻打梁國、魯國。嘿嘿,雖然目前還只佔據了豫州兩國,但想來比那獨領一城要好得多了。更何況劉大人你又接我來這譙縣,我看這譙縣卻是城池高大,倒是比那小沛城要氣派不知多少,說起來不比那郯縣差。嘿嘿,這樣的話,我這‘刺史’倒是慢慢也算有了點規模了,倒是要十分感謝劉大人你了。”
劉備哈哈一笑,卻沒仔細聽公子應說話,倒是不停把眼珠瞟向糜芳。
只見糜芳被公子應那些話一說,一張臉上紫漲得十分難看,到最後越發窘迫。身子也不知是因天寒而發抖,還是因懼怕而戰慄。
劉備笑完,伸手去扶糜芳肩膀。
糜芳身子微微一顫抖,便即退後幾步,拱手道:“大人陶刺史可能是昨晚酒尚未醒,所以請大人寬恕陶刺史適才亂言。”
劉備笑道:“陶刺史的話一句也沒說錯,糜相國你又有什麼擔憂的?”
公子應一聽,哈哈一笑,上前扯起糜芳,驚聲問他:“咦,相國,你怎麼流汗了?這天很熱嗎?”
糜芳又被他弄得尷尬不堪,只得驚噓不能言。
劉備也即上前,扶其肩膀,道:“陶使君在世時對我萬千囑託,讓我領這徐州,為的就是徐州百姓著想。公子應身為陶使君之子,我本該將這徐州相讓,只是我考慮到曹操未曾剪滅,徐州尚未安定,這才不得已暫時領受。所以請相國萬勿多慮,只一心與我等共為徐州以致豫州乃至天下百姓謀福才是。”
糜芳連稱不敢,又應聲稱喏。
後兩日,劉備聽到諸葛辰已經攻打下了城父城,也不食言,當即封其為城父縣令。待安排好譙縣之事,劉備以傅彤為先鋒,張飛為左路,麴義為右路,自己居中,率領大軍直撲梁國睢陽城。
劉備大軍一路行來,本以為當有一番惡戰,只沒想到剛剛到了陽梁聚,前路就接到梁相許豹的請降書。劉備見梁相不戰而降,心裡高興不已,當即恩准。劉備將大軍駐紮在外,只帶許褚等少數兵馬進城安撫百姓。梁相呈上布帛錢糧賬冊,劉備也不檢視,只交回梁相,又復梁相官職,多加勤勉。
梁相自然感激不盡,當即安排筵席款待劉備。劉備又讓梁相寫了封書信,讓張飛、麴義、傅彤拿著去了各縣,又讓人傳喻趙雲,讓趙雲從碭縣趕來睢陽相聚。
不過數日,各縣皆望風歸降,只有少數地方不服梁相管轄,抗拒不出。這些地方官吏見到劉備人馬,便即關閉城門,不放進來。張飛等自然分兵邀擊,各個佔領。劉備見平了梁國,乃加傅彤為北部都尉,駐蒙縣,餘皆各有封賞。
這日,劉備在城外大帳,聽到簡雍出使劉表回來,趕緊將他拉了過來,問他:“當初我讓你去京師貢獻,你回來的時候順道去了荊州,不但買到了你想要的宜城醪,而且還將劉鎮南的門客甘興霸也帶了過來。這次你又奉命去跟劉鎮南結好,劉鎮南沒有刁難你吧?”
簡雍道:“不是劉老兒你提起,我還忘了呢”
於是提著青竹片兒了呷一口酒,喝得砸吧聲響的時候這才繼續說道,“當時我去見劉表劉鎮南,沒想到這老傢伙聽說我來了,非但不見我,還讓人來趕我。我就在他門前大罵,他的那些將士都受不了了,就勸劉表把我抓起來。我還道劉表會聽他們的話,於是就罵得更兇。可他這臭小子就是理也不理,愣是不要見我。咳咳,害得我在他門外喝了好不了幾口寒風。”
劉備撲哧一笑:“那後來呢?”
簡雍說道:“後來?後來我當然先是找個酒肆喝口酒,然後坐下來,慢慢想啊想啊。於是,我就想到甘興霸一節。我當時就猜到劉表老兒之所以不高興,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