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第1/4 頁)
眾文武一聽,一個個都是替劉備抱打不平的痛罵劉表,說劉表此舉太過荒唐,分明是他自己要求助丞相出兵的,如今又說這樣的話,實在可恨。劉備也沒料到劉表會臨時玩這一出,不過,依他看,劉表病重,或許此事另有內情。果然,一rì後,從襄陽城中,伊籍帶著家兵逃了出來,投奔劉備。。 。
伊籍說道:“丞相不知,劉荊州就在數天前突然病故,如今的荊州已經被蔡家所掌控,而蔡家有意投降袁術,若丞相不想失去荊州,望丞相你速速發兵,勿要為賊兵所趁。”
說著,又從袖子裡面抽出一封密函,說道:“劉荊州死後,蔡家決意立幼子公子琮為宗主,所以長公子琦在襄陽城中rì子不是好過,被蔡瑁和他姐姐蔡氏限制了zì yóu。我這也是冒死從他府上取得的密書,公子琦知道丞相你已經發兵前來,他正引頸以盼,望丞相你早rì率軍攻到襄陽城下,以解荊州倒懸之危!”
伊籍說著。將密函讓許褚呈給了劉備。
劉備凝目看了他一眼,將密函輕開,裡面有一方素絹,素絹上用血寫著些字。劉備驚異一聲,趕緊將血書拆開看了,隨後遍視群臣。眾人一看,皆勸劉備起兵。劉備點了點頭,走了下去,手扶著伊籍兩隻肩膀說道:“先生放心,既然荊州有難。賢侄有書在此,我這個做伯父的焉能不管?”
轉眼看到伊籍身後一將面目嚴峻,血氣方剛,氣度不凡,劉備不由輕咦一聲,看了伊籍一眼。
那伊籍似乎這時才明白過來,他趕緊一笑,將那人推上前來,薦於劉備:“此乃荊州將軍文聘。這次我能從襄陽城逃出來見丞相,全憑這位將軍的功勞。”
劉備一聽,注視了他一眼:“唔?文聘?當年盟軍討伐袁逆時,劉荊州可是派你領軍?”
文聘身子一正。上前行禮:“不敢,正是小將!”
劉備哈哈一笑,手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仰慕將軍大名久矣!今rì一見果然聞名不如見面。”
文聘誠惶誠恐的稱謝:“小將微名何勞丞相大人掛齒?”
先時。文聘蘄chūn兵敗,為諸葛亮所抓,寧死不降。後來只因聽說甘寧戰死尋陽的訊息。便假意答應諸葛亮,願意投降他。而他,在見了甘寧前,準備一死以了結餘生。只是,被張郃所阻擋。張郃因見文聘是條漢子,也就沒有難為文聘,將他放了。但諸葛亮心知張郃心軟,又派了將軍高覽進行追擊。文聘當時從重圍下勉強殺出,一路往東逃,這時眼看到了江水邊,已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遂大笑三聲,決意反衝回去,先拼死幾個算幾個。也就在這時,幸好遇到了程輝的皖口水軍,將他救了。
而程輝,早在甘寧耳邊聽說文聘是條漢子,而且知道他跟甘寧有交情,便是對他百般的招待。後來,在文聘決意之下,他又派人護送他回到了江夏。其時,諸葛亮正領兵攻打黃祖的沙羨水軍,文聘聽聞,準備前往沙羨幫助黃祖。只是,當他走到西陵時,他就聽說黃祖兵敗投降諸葛亮的事情。
他當即從西陵折返,一路回到了襄陽城。後來,諸葛亮等會師宜城,文聘領兵殊死抵抗。只是,他畢竟年輕,投軍時rì較少,在鄧濟等老將的排擠下,很難受得重用,憂憂寡歡。後來,將軍鄧濟敗北,他也受到牽連。再之後,劉表從魯陽調來蔡瑁的十萬師,可惜一戰大敗,鄧濟臨陣投降諸葛亮,蔡瑁為了洗脫罪名,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了文聘身上。只是,劉表深知文聘還是有點本事的,更何況此時正是大兵臨城,不宜斬將,而荊州大家蒯良、蒯越又都替他求情,也就饒免了他,只是不讓他帶領大兵。
文聘被奪權後,劉表也就將他從前線調回了襄陽城駐防。劉表一死,蔡瑁因文聘屢次觸犯他,怕他會在自己荊州奪權時會搗自己的亂,於是,又想方設法的迫使他離開。也就在蔡瑁跟他姐姐決意篡改劉表意思,將立長子琦改為立幼子琮後,便對劉琦進行了軟禁。文聘因看不過去,差點跟蔡瑁鬧翻,幸好伊籍早已經看透局勢,有去蔡從劉之意,於是暗暗聯合文聘,希望他跟隨自己一同出奔劉備。文聘早聞劉備仁義之名,素來仰慕,今rì眼見蔡氏有投降袁逆之意,便也不甘心繼續效忠荊州。伊籍一來,兩人可謂一拍即合,也就決意行事。文聘於是帶著本部兩千人,保護兩家家小,夜開城門,一路逃脫蔡瑁追兵,這才好不容易趕到了育陽,見到了劉備。
劉備當即設宴招待二人,席上,許諾二人高官厚祿,希望二人為漢庭辦事,不要助紂為虐。伊籍、文聘聽劉備說的懇切,早為之所動,也即向劉備宣誓效忠。
劉備當即以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