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第3/4 頁)
然養病在榻,自然無法再指揮人馬作戰,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我為何還要阻擋他呢?”
“可是!”
馮氏女低聲道:“紀靈的能耐將軍你是知道的,他能帶得了這支軍隊麼,要是大敗了呢?”
諸葛亮將身一正,看了馮氏女一眼,嘿然不語。
馮氏女看著諸葛亮的眼神,心裡實在不明白諸葛亮在想些什麼,更不明白,看似只有十幾歲的年輕人,眼光居然如此的深邃,讓人實在難以洞悉。
“對了!”
馮氏女將按著諸葛亮的胸口:“這次聽將軍你利用火陣困住劉軍,只是為何又被他們從陣中逃了出,還害得將軍你受了傷?”
被提到這件事情,諸葛亮似乎很是不甘心的哼了聲鼻子,氣sè也難看多了。而他的眼前,也似回到了昔rì的戰場。
當時他以修煉了多年的‘離火萬壑繞’訣,催動天雷,以擊劉備中軍大營。按照他方位的推算,劉備這次必然是死定了。只是,事後得知,劉備非但沒有死,還將他從襄鄉臨時調來的將軍黃忠也給殺了,著實可恨!而當時,他眼看著劉備的五座大營外圍全都起火,二十幾萬人被困在火海之中,眼睛裡的血絲別撐得有多紅,恨不能一口氣將這些人全都灰飛煙滅乾淨。只是,當陣法執行到最關鍵的時候,卻突然遭到了另外一個術法高的阻撓,將他所運之火全數撲滅。使得他陣法中途斷開,自然害得他氣血兩虧,當時便著了重傷。
當時天也已經微微亮了,在大雨中,諸葛亮也已經看清在遠處山巔之上,也正有一人持長劍,向天借雨。而阻撓自己的,正是三年前那個在廣濟城外曾使得他敗過一次的少年。只三年前那次敗後,使得他身負重傷,深感其恥。而三年來。他則是不停的修煉‘離火萬壑繞’訣,發誓一定要擊敗對方。
只是,此一戰看來,自己術法增加的同時,對方的術法也同樣增加了。
當然,諸葛亮這次雖敗,其陣被破,到底也將對方擊傷,所以起來。諸葛亮已經不再是三年前那樣敗得如斯之狼狽了。
但到底,他的火陣畢竟敗了,他也身負重傷,不得不趕往豫章。以最好的條件,儘快將其身體養好。
及至馮氏女來問時,諸葛亮也只是摸了摸她的頭髮,笑而不語。
#####################################
鄧縣城外。劉備大帳。
這一rì,軍師陳宮匆匆走了進來,向劉備稟告道:“不好了!遼東公孫度聯合烏丸鮮卑步卒五萬。突然盡起大兵攻襲公孫將軍,目下已兵臨漁陽城下了!”
公孫度,遼東郡人,在董卓之世,得同郡徐榮在董卓面前舉薦為遼東太守。漢末大亂,公孫度得以起兵,阻隔漢使,用度皆簪越,早有不臣之心。而公孫度與公孫瓚都屬邊塞,兩人地皮接壤,故而時有摩擦。只是,公孫度到底偏居遼東苦寒之地,對於公孫瓚這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到底有所忌憚,而公孫瓚忙著跟袁紹爭霸,故而兩邊雖然時有摩擦,但也還算得上是比較安靜的,沒有較大的動作。只是,這次不知為何居然起大兵,突襲公孫瓚。
想來,張魯之事在先,這事自然也不難理解。
袁紹滅後,河北歸於劉備,而公孫瓚向來跟劉備交好,也就接受了劉備的安撫,穩坐了一方諸侯。只是公孫度,由於地處較遠,劉備使命難以送達,故而疏於聯絡。而正因為這一點,也就被有心人所利用,唆使公孫度攻打公孫瓚。雖然明眼看起來不是爭對劉備,實際也已經沒有區別了。
公孫瓚乃劉備盟軍,劉備豈能坐視不理?
只是,想來能利用此計的人,想必非諸葛亮莫屬了。只是讓劉備感到有趣的是,諸葛亮雖則退居後方,倒是片刻也不願意休息,又做了幕後的黑了。諸葛亮其人,實在不簡單啊。
劉備想了這些,嘴角一翹,便即道:“公臺勿急,請慢慢來。”
那陳宮一聽,也即點了點頭,向劉備道:“先時,公孫將軍聽到公孫度聯合烏丸、鮮卑起兵,突然兵向遼西的訊息,便立即派出將軍田楷、嚴綱,進駐遼西。但公孫將軍經歷與袁紹一戰後,早已經兵疲將乏,不堪一戰,準備嚮明公你討取救兵,無奈路途太遠,遠水難救近火。公孫將軍於是想到以假扮明公使者,對公孫度進行安撫。”
劉備笑道:“此乃權宜之計,倒也不錯,只是他如何能讓公孫度相信?便是印綬和模仿公之類的也很難輕易辦到。”
陳宮道:“明公莫非忘了?當年青州城下,醜那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