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道:“平原的吃法不但別出新裁,就連此物之名也是不同一般。”
劉備隨口說來,只忘了自己現在已經‘穿越’了,趕緊笑道:“先生稱此物叫什麼?”
文士道:“我們那邊都叫長果。”
劉備呵呵一笑:“叫法不一樣,但只要都是此物,都能吃就是。”
文士笑了笑,也磕起長果。劉備再次舉盞,卻都飲了。兩人便在案前,一面吃花生一面飲酒。劉備笑道:“我今日找先生,卻是有幾點疑問,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文士磕著花生,說道:“平原有什麼話現在就可以問了。”
劉備想了想,說道:“先生圍我等日久,見我……”
劉備還沒說完,文士就糾正:“不是我圍平原,是曹公。”
劉備呵呵一笑:“嗯,曹公圍我等大營,見我等久久不出兵,而郯縣城固,便是兩邊攻之不下,想那時定然焦急不已。於是,曹公便使出一計,突然殺往英山。而英山乃通往北邊糧道,又控制沐水,便是佔領此處以為誘敵之計。想英山如此重要,你們肯定猜到我等定然發兵相救。如此,你們的第一計‘攻其所必救’便是大功告成了,而此計所出謀者,可是先生?”
文士也不猶豫,點了點頭:“不才,便是小可。”
劉備敬了他一盞,接著問:“爾等攻擊英山時為了集中兵力,便是突然撤走郯縣城外全部兵力,一路上故佈疑陣,便是不讓我等去追,可是如此。”
文士哈哈一笑:“這你都看出來了。只是我還要告訴你,我們撤兵支援英山的目的的確不假,但我們更大的目的,便是麻痺爾等,表面上撤走了郯縣城外的所有兵力,其實我還留了好多兵力在你旁邊,只你沒發現。”
劉備點了點頭:“這點先生倒沒欺瞞我,你留下的這股兵力,便是今後對我和孔北海雙邊構成的最大威脅。而這孔北海的急書想亦是爾等偽作,便是等他一走,不但孤立了我,而且還在他沿路佈置埋伏,欲要將他一股消滅。”
文士點了點頭:“我當時的確這麼設計的,只是孔北海命好,並沒有喪身。”
劉備道:“而你當英山圍解之後,卻不馬上回兵,只還騙我爾等兵敗,便是引得我上了大當。而你們再趁機把留下隱藏的那股軍隊,也就是于禁將軍的人馬,讓他從我背後包抄,一口氣端了我的大營。嘿嘿,你這一端,害得我都沒地兒呆了。
還有,你們故意兵敗引我去,只將隊伍拉得又稀又密,便是好等我出來的時候馬上就能跑掉,然後再引我等再上當,可是此理?”
文士聽到這裡,擊掌笑道:“平原大才,卻原來又看出來了!”
劉備敬了他一盞:“我乃先生手下敗將,處處敗在先生手下,豈敢言之大才,實在慚愧!只我這些日來都在總結我這些失敗的經歷,便是才估摸出來。哈哈,到現在先生你應當知道我為什麼要急於見你了吧?”
文士點了點頭:“平原便是要急於證明自己的分析是不是正確,嗯,你說得一點都沒錯,這些都是我替曹公策劃的。”
劉備道:“便是我從這一連串的失敗中,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先生的計謀。”
文士道:“哦,哪八個字?說來聽聽。”
劉備鄭重道:“調虎離山,分而擊之!”
第七四:天生郭奉孝
調虎離山,分而擊之!
文士聽劉備口裡說出這八個字,便是心頭一顫。這此不再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而是突然變得恭敬肅穆,對劉備重新打量了一遍。
劉備見他這副樣子,還以為自己說的不夠清楚,便是接著說道:“這所謂的調虎離山可以這麼理解,我們當時駐紮在郯東的大營好比就是一座山,而我和曹豹、孔融三個人就好比三隻虎。
第一隻你調的虎便是曹豹,你把他引到英山,在英山對他進行伏擊;第二隻虎則是孔融,你把他騙出郯縣,再在他所行路上進行埋伏;而第三隻虎,也就是區區在下了。
你對我這隻虎用了‘詐敗’之計,先故意讓人四處散播謠言,然後又讓人假扮于禁,便是引我們注意,不得不讓我們眼饞,這樣正好中了你的計謀。而我當時要不是臨時調走了一隻軍隊不然損失可就更大了,只是我那支軍隊還沒來得及回去,大營就被你們給端了。
可見,你們預謀得多麼巧妙,實在是不能不令人佩服。而你將這三隻虎一個個調出去宰殺,說實在的,對於這個敗手的我,這能不讓人心癢癢的想見你這個幕後的策劃者嗎?”
劉備一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